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B.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
C.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D.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2022-08-19更新 | 225次组卷 | 50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 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与星官射姓、历官邓平等制定出著名的《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列入历法。据此可知,汉武帝时(     
A.儒家的社会地位提升B.史学逐渐与天文和历法融合
C.实用性科技有所发展D.人们以朴素唯物观解释自然
4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共记载了246个数学问题,分为“方田章、粟米章、衰分章(按比例、等级分配问题)、少广章(矩形田面积的求边长)、商功章(土方工程的计算)、均输章(徭役摊派)、盈不足章(计算盈亏)、方程章、勾股章”等九个部分。据此可见古代数学(       
A.重视算法B.注重实验C.寓理于算D.追求实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2022-04-03更新 | 431次组卷 | 14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作者在此强调
A.国家统一强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总结性科技的产生有利经贸发展
C.明朝中后期江南产生了资本主义D.长途贩运推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7 .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科技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D.三项伟大发明决定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9 . 丁尼达姆研究认为,在15世纪前的1500年中,有35种重要技术与发明从中国传入欧洲而从欧洲传入中国的技术仅有4种。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在15世纪前
A.中国经济远比欧洲发达B.中国科技在全球内传播
C.中国科技水平领先欧洲D.东西方科技交流不畅通
10 . 古代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B.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
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
2020-03-04更新 | 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