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又称“梆子腔”,起源于先秦时期,繁盛于清乾隆时期。秦腔成形后,开始在全国传播,西路流入四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成为晋剧,在河南成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这体现出
A.专制统治推动了文化发展B.北方民众文化品位更高雅
C.艺术传播与地域特色结合D.秦腔标志着古代戏剧成熟
2 . 民国初期,京剧名家百花齐放,旦角领域甚至逐渐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等不同表演艺术派别。1921年,天津《大风报》首次将其称为“四大名旦”。京剧艺术的兴盛得益于
A.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B.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
C.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D.国民意识的逐渐觉醒
2021-05-08更新 | 14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备作业)
3 .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
2020-07-12更新 | 884次组卷 | 6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这说明
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
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
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
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
2019-03-18更新 | 85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清北组)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933次组卷 | 162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京剧和话剧为代表的中西方戏剧艺术,是当今世界戏剧体系中重要的两部分。

材料一   京剧起源于安徽。作为“程朱桑梓”,徽州文化促成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反映。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道光年间,徽班演员程长庚,以唱微调二黄著称。汉调演员余三胜等加入徽班,带来了湖北的西皮调。……徽调与汉调合流,1840年前后,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在北京诞生。

——摘编自邱崇丙《京剧的发展和思考》

民国前期(抗日战争以前),是京剧发展的全盛时期.京剧表演重在唱念做打,不像西方话剧那样注重剧本和台词的文学性。新文化运动的粗暴攻击,促使其后几代京剧人都把提高剧本的文学质量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在与话剧的碰撞与交流中,京剧抽象意味的优势日渐明显。……京剧大师们认识到,若刻意向西方戏剧的写实化靠拢,因分散和削弱了写意传神的功能,往往事与愿违。……“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在上海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京剧迎来了新的发展。

——摘编自丁汝芹《徽文化·徽商·京剧的形成》

材料二   雅典最早的戏剧传统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活动。戏剧是一种大众的艺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政府对戏剧的重视以及戏剧所宣扬的人文精神,使得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延续了300年。罗马帝国在逐渐吞并从地中海到中亚的广大地域的同时,也将悲剧和喜剧演出带去。整体上,欧美戏剧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摘编自潘薇《欧美戏剧发展史》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京剧和雅典戏剧产生时的不同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上半期中国京剧和西方戏剧获得新发展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进。
时代戏曲之代表表演区观众区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优伶贵族厅堂、殿庭、院落殿庭、坐席、帐篷优伶大都为奴隶
汉魏时期百戏百戏是歌舞杂技的融合;观众区的抬起
隋唐时期歌舞歌台、舞台、乐棚神庙广场表演区的抬起
宋元时期杂剧舞亭、乐亭、后台(准备区)神庙广场、瓦舍勾栏表演台加上屋顶;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明清时期南戏、京剧其他地方戏增加伴奏区神庙广场、街巷、会馆、城乡宗祠、酒楼、茶园前台加宽,后台加大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指出其依据。
8 . 京剧脸谱是根据人物性格、性情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描绘人物性格多样性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体现了京剧艺术的虚拟性D.表明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9 . 诗文、书画、戏曲,汇聚悠悠万事,浓缩人生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赏下图郑板桥的《幽兰图》。

(1)该作品有哪些特点?作者在作品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三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3)据材料三概况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②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
③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④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