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元以降,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接受对象、传播方式都有别于以往民间文学的市井文化一跃成为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宋元以来的市井文化是孕育小说、戏曲的母体,同时小说、戏曲也日益成为市非俗文化的重要成部分。事实上,正是通过宋元以明清的市民阶层在小说、戏曲诸方面的文化消遣,作为世俗文化的市井文化才不断发展、递嬗,从而构成了一股以士大夫为主体的雅文化、以”言志”“明道”为主要功能的诗文文学相并而行的俗文化与俗文学潮流,与前代的俗文学形式被雅文学吸纳、转化不同的是,尽管有数目可观的文本,小说、戏曲却始终没有进入雅文学的行列,小说、戏曲还多次遭到了禁毁。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学与诗文文学的分流、对峙,构成了宋元以降直至片战争之前我国古典文学传统后期演变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摘编自金元油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至鸦片战争前“俗文学”的特点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以来“俗文化”兴起的原因。
2020-12-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两代,中国戏曲走向成熟和辉煌,在传统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政府放宽戏曲管制,儒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戏曲创作。戏曲在明代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儒学传统观念对戏曲题材和内容的渗透。至明代中晚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成为不少自由文人追逐的目标。儒士们也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生活的趣味。戏曲作为市民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强烈的娱乐精神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心理和生理追求,这就扫除了儒士创作戏曲的心理障碍。明代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有明显的儒学背景,从而使宋代以来就形成的以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为主要创作者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边吴丽《明代儒士创作戏曲现象及其原因》

材料二   清初以来,昆曲作为文人雅士的时尚以及在宫廷相府中的走红,其刻意追求高雅品味,日益脱离大众。18世纪后期,随着四大徽班的进京,京剧逐渐形成。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京剧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综合了各种地方戏的表演艺术,曲词远较昆曲通俗,题材内容也多为市民喜好,因而流传日益广泛,最终成为所谓“国剧”。戏曲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意义并不只限于它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实际上,它在展示历史、传承文化等方面,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刘勇强《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戏曲的主要创作者及戏曲创作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初以来戏曲发展的趋向,分析京剧成为“国剧”的主要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清戏曲在传统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灶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019-01-30更新 | 101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期先民的祭祀活动仪式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原型。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保持了传统文学“哀而不伤、婉而多讽”温存敦厚的美学风格。直到盛唐,古代戏曲一直处于羸弱病态中,被视为非儒家知识分子所为的旁门左道,难登庙堂。南宋时,中国戏曲终于拥有完备形态,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达到顶峰。中国古代戏曲历经千余年的融合与发展,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文化。

——摘编自韩彩英、范秀峰《略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原型和早期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未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思想骤变,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演进。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文学界的革命,戏曲文化出现了全面转型。1897年,严复提出戏曲“使民开化”的主张。1903年,欧榘甲呼吁改革戏曲,开通民智。中国戏的改良拉开帷幕。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积极参与其中,思考戏曲的社会价值,探讨戏曲的改良理论,使传统戏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产生了诸多的变化。

——摘编自刘梅兰《近代戏曲改良运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开启的原因。

2017-12-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599年,英国伦敦的环球剧院落成,已名利双收的莎士比亚成为股东,并为他那杂货商出身的家庭赢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这是莎士比亚值得举杯庆祝的一年。同年,中国明代万历二十七年,弃官归隐临川故里的汤显祖在新居玉茗堂演出自己的新作《牡丹亭》,以贺五十寿辰。

《牡丹亭》中,情之所至,少女杜丽娘一梦而亡,生为情死,死为情生,这是全剧最璀璨的华章。杜丽娘一缕香魂,碧落黄泉,惹得柳梦梅这等孱弱书生竟能奋不顾身,逾越阴阳,痴情始终,实在令人动容。故而该剧又名《还魂记》。但是,“还魂”之后,杜、柳要终成眷属,尚赖于状元及第、皇帝赐婚。是以,《牡丹亭》的“情魂”走不出“遵理复礼”的藩篱,走不进“以情代理”的阳光。这种中国式的理想主义,其底色是悲凉无措的现实主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后两家和好。

——《临界1599: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时空对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对人性的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汤显祖人性思想的时代价值。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986年正月,宋军大举攻辽,以东路军曹彬、崔彦率主力直取幽州;西路军以潘美为都部署,杨业任副都部署,率部出雁门。三月.西路军出雁门,击败辽军。作为主力的东路宋军为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自行北上,在岐沟关之战大败。面对强敌,杨业对潘美建议:“贼势盛,不可与战。”遭到反对。杨业被迫出军,要求潘美在陈家谷口接应。不久,杨业战败。而潘美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陈家)谷口”, 杨业为流矢所中坠马,遂为辽军所俘。留下“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的遗言,绝食三天而死。
宋太宋不仅对杨业进行褒增,追赠太封、大同军节度使,还录用杨业第六子杨廷昭为崇议副使。杨延昭及子杨文广后来都成为抗辽名将。后世将杨业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的故事,南宋”说话”便有《杨令公》,元杂剧中有《杨六郎调兵玻天阵》、明代通俗小说《杨家府演义》等,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杨业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杨家将”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2016-12-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文综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图片

图片一 元杂剧壁画                                        图片二 同光十三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杂剧能够兴盛的原因?
(2)图片二反映了同治光绪年间的什么戏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剧种的艺术特色。
(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