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守正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曲与南曲大相悬绝,无南腔南字者佳,要顿挫。有数等,五方言语不一,有中州调、冀州调,有磨掉、弦索调乃东坡所仿,偏于楚腔。唱北曲宗中州调者佳。伎人将南曲配弦索,直为方底圆盖也。……右《南词引正》凡二十条,乃娄江魏良辅所撰;余同年吴昆麓较正。情正而调逸,思深而言婉,吾士夫辈咸尚之。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绝唱。今良辅善发宋元乐府之奥,其炼句之工,琢字之切,用腔之巧,盛于明时。

——《<南词引正>校注》

材料二:亚纳切克继承了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扎克的传统,并受到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强烈影响;法利亚师从西班牙民族乐派奠基人F.佩德雷尔,他与I.阿尔韦尼斯、E.格拉纳多斯一起建立了西班牙民族乐派,并取得最卓越的成就;沃恩·威廉斯继续推进了E.埃尔加等人开创的英国民族音乐复兴运动,成为这一运动中最杰出的代表;埃奈斯库继承了19世纪罗马尼亚民族乐派的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获得国际声誉。

材料三:上游大宗商品的上涨传导到下游的生活用品,通胀马上就起来了。而工厂等则因为油价原材料   价格大涨而缩减开工,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升高。这种独特的经济状况,如果采取传统发源于英国的凯恩斯主义,根本起不到作用,甚至是反作用。这种状况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只是英国由于国内的其它一些原因而表现得更加严重,被称作“英国病”。

——撒切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良辅为昆曲发展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乐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3)为解决材料三中的“英国病”,撒切尔夫人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有学者认为这一政策是对亚当·斯密的“回归”,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将二者划等号,你支持哪一观点,给出你的理由。
2 . 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有学者指出其作品《牡丹亭》以情为指归、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一种新文化的代表。这种新文化反映了(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变化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中国文化发生根本变化
4 . 1935年,国粹艺术大师梅兰芳受邀到苏联访问演出,其代表中国戏曲舞台精神典范的表演起巨大轰动。梅兰芳大师所表演的剧种最有可能是
A.京剧B.昆曲C.黄梅戏D.秦腔
5 . 京剧号称“国剧”,以下表述与其不符的是(     )
A.京剧由徽调发展而来
B.京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C.京剧的产生与繁荣得益于其融会贯通、兼收并蓄
D.京剧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在同治、光绪年间
6 .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中国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19-11-02更新 | 40次组卷 | 28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京剧必定为表演的内容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京剧是中国古老的艺术之一
B.京剧的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最成熟的戏剧
D.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8 . 徽班初入京时,唱白纯用方言乡语,仅五十一多年,许多艺人“念字口音皆北京化了。”他们还根据百姓兴趣编了三十六本连台轴子“三国戏”,广受欢迎。这些都促成了京剧的形成。这表明京剧形成过程中(  )
A.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B.实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融合了其他剧种的特长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9 . 魏晋以前盛行钟、鼓、罄一类的敲打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往往用来显示主人身份等级。魏晋时期,钟、鼓、罄等乐器已经失去了昔时的辉煌,活跃于社会上的大多是可携带的乐器,如古琴、长笛、筝、琵琶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晋时期
A.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传统伦理观遭到了严峻挑战
C.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2019-09-29更新 | 57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2019-07-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