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域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

——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二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辅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

——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
2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
A.生物进化论B.经典力学C.量子理论D.相对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计划在实验楼走廊上张贴两位中外科技界名人的画像。以下为可供选择的人物:牛顿、爱因斯坦、列宁、李时珍、詹天佑、孙中山。

材料二: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请从材料一所提供的人物清单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两位人物并说明其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4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B.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C.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5 . 他们(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说明
A.启蒙运动具有全球性
B.自然科学影响启蒙运动
C.牛顿定律具有永恒性
D.启蒙运动推动科学革命
2017-11-20更新 | 557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两人的学说都
A.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B.提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C.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2017-10-25更新 | 422次组卷 | 29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国启蒙思想为牛顿力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②“日心说”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③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④生物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2017-08-04更新 | 2991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上述“普遍法则”的主要影响是(       
A.颠覆了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B.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C.开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引领人们理性认识自然
10 . 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自然现象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自《原理》问世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
A.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
B.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
C.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
D.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