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7世纪是“科学革命”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7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各种学院和学术团体往往得到最高层的扶持,列入1662年获得特许证的英国皇家学会或四年后成立的法国科学院……印刷业的传播状况必然可以作为反应教育发展总体趋势的绝好标志。到17世纪,印刷业充分满足大众需求,体现为童话故事、具有真实蓝本的单恋爱情传说、年鉴、占星术书籍和圣徒传记……宗教改革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教会信徒识字的重要性……宗教改革使阅读《圣经》具有了重要意义。

——摘自J.M.罗伯茨《全球史大加速时代》

材料二   从17世纪下半期开始,欧洲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得出结论,认为要理解人类真正的历史和命运,无论是依靠对圣经不容置疑的信仰还是习惯性地依赖古希腊罗马思想家的权威都是不够的。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人的本性,必须以此作为研究的主题。而要正确地推动这项研究,就必须采用自然科学家(“现代人”)在天文学、物理学和解剖学领域成功开创的“科学成就”。……在启蒙思想家追求的种种目标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寻找一种真正的“人的科学”。正如亚历山大·蒲柏所说,“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

——摘自罗伊·波特《启蒙运动》

材料三   近世之欧洲,若以世纪论,每个世纪都有创新,而17世纪每每为人重视不足;实则,这是很紧要的一个时期。上承着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洛克还根据英国的革命写了一份论“政府”的总结性的文字,起了近代政治文化的开山作用,贡献了“政治哲学”;下则启发了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所以,17世纪是“启蒙”的“启蒙时期”,是方法论的革新时期,近代的科学思维是在这个时期酝酿的。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7世纪中期以来“普及文化的推动力量”。结合所学简要分析,阅读《圣经》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自然科学”角度归纳牛顿在天文学领域开创的“科学成就”。并简要概括康德在“人的科学”研究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3)指出文中提及的洛克著作。17世纪是“很紧要的一个时期”,为18世纪欧美政治革命和政治实践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2 .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

——(英)WC丹皮尔《科学史》

材料二   工具理性不同于价值理性之处就在于它更加强调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而这种“理性”形式与关注客观结果、注重精确性、讲求实践性的科学精神有相通之处,科技进步使后者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从而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特性,现代法律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现代社会科学体系,甚至现代派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德国的崛起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企业与政府合作……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制和社会结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牛顿时代人类对光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以及爱因斯坦对光学发展的贡献。光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请从文化艺术角度举例来说明。
(2)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以近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崛起的原因。
2021-12-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世界格局、艺术等多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通革新是开启与构建近代交往体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交往先导的交通,它运载的、交流的不仅只是货物、人口,还有思想、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不同地区之间往来交往的发展,使得原本封闭的、落后的地区也接触到了先进的文明,面对先进文明,隔绝的地区无法再使自己孤立起来……这就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扩展和深入,直接影响了全球历史格局的演进。

——摘编自[英]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革命的表现,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从生产组织形式和科技进步的角度,分析世界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物理、化学、艺术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光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下,艺术家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当中……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进行着艺术实践、实践发现,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呈现,他们便依据不同的光线变化忠实地在画布上创造出符合物体真实的色彩变化。

——据李建群,邵亦杨《外国美术史》整理


(2)对光的认识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试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为例,简述其有关光学的科学成就。

材料三 不能说天下大势不存在,或者不可预测。波兰银行家布洛赫在1898年出版了一套厚达六册的《未来战争的技术、经济和政治诸种方面》。在这部预言性的著作中,他预测到战壕战争的军事僵局将导致长久冲突,而这种冲突必须付出的经济和人力代价,将使交战国陷入耗竭或社会革命。这本书迅速被翻译成无数种语言,但是对军事计划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使欧洲陷入大战的,是当时的国际形势。随着全球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日益尖锐的竞争加强,这种国际游戏所下的赌注也与以前大不相同。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大战导致“交战国社会革命”的具体表现,概括大战呈现“长久冲突”的主要特征。
2021-04-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辈们在各个领域奠定了基础,牛顿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性人物,将许多领域的发明和认识进一步系统化,将科学革命推向了高潮。在数学领域,牛顿开辟了数学新纪元;在光学方面,牛顿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在力学领域,牛顿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统一起来,完满地解决了行星何以按照一定规律围绕太阳运转的问题。

——摘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在科技发展史上,20世纪前半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发生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性变化。这一时期,物理学革命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先提出“能量子”概念。在普朗克之后,又经过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到1925年左右才最终确立了量子力学这门学科。量子力学的建立,极大地加速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准备了理论基础。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改编


(1)材料一说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性人物”,结合所学,请从数学、光学、力学三个视角加以简要说明。并结合材料归纳牛顿力学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在普朗克提出“能量子”概念后,“经过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量子力学这门学科”的过程,并用一句话指出量子力学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地位。
2020-12-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