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2018年山西孝义高三下学期名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示意图

—据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整理

根据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示意图,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3-02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复习测试专项 专题16 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二 牛顿用刚性的、机械的“力”取代天体运行中的神秘因素,以数学公式表述其规律,得到实验的有力证实,取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无论是地上的万物,还是宇宙的天体,都固有其自然秩序和规律,根本不存在神秘因素的干预和超自然的意志。

——郑晓松《科学经济与社会》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在法国哲学家卢梭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中的一个协议。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牛顿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这些哲人”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之间关系的认识。
2018-12-1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8天 近代物理学的重大进展——《2019年暑假作业总动员》高二历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三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三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主导思想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历史背景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理解材料四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2018-10-2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1月13日 《每日一题》 人教必修3-每周一测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8-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3月26日 《每日一题》二轮复习 考向二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5 .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他接着写道:26个字母用完了,我该停下来了。但是还有很多例子,如有必要,也列得出来。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1)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几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与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在物理科学中,不论是在科学界还是普通人当中,牛顿所描述的宇宙观都逐步占据了支配地位。同时,人们因科学革命引发的理性思考习惯反复思忖着:如果人们无法依靠感性知识和启示(亦即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科学革命提供了答案:理性,能揭示关于自然界和人性的真理。

——《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说出英国科学革命代表人物牛顿的主要成就。依据材料说明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3)以上两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结合史实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2018-11-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2月1日 《每日一题》 一轮复习-周末培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的法国学者孔多塞,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十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其中第七到第九阶段及主要特征如下:

第七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反抗教会专制,科学缓慢复苏,欧洲开始逐渐觉醒。

第八阶段是从印刷术发明到科学与哲学摆脱宗教的束缚。

第九阶段是从笛卡尔开创的科学革命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理性和科学的胜利为时代的特征。

材料二在第八阶段里(15-17世纪),孔多塞“把史表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将包括西方,那里的衰落更为急剧并且更为彻底,然而在那里,理性的光芒却会重新出现而永不熄灭;第二部分是东方,那种衰落对她来得更为缓慢,长期以来也更不全面,但她至今还看不到理性可以照亮她并打碎她的枷锁的那个时刻。”

——整理自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多塞划分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九阶段时代特征的理解。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东西方差别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历史原因。

2018-02-10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必修三) 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中国现代的教育、科技与文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世纪60年代,牛顿致力于物理学的研究。当时,他推论提出了看似不可靠的但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式: 这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尽管他还缺少数学方面的论证。又经过了许多年的研究之后,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论述了他的这些结论和论证。这本书在17世纪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科学著作,并且很快就在整个欧洲流传开来。

牛顿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观,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巨大的时钟,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一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发现这些运行规律,并且深入了解神创造的这个宇宙的核心,乃是人类引以为豪的责任和特权。

—摘编自【美】菲利普《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分析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能够在欧洲“流传开来”的社会成因。

(2)根据材料,概括牛顿科学贡献的巨大影响。

2018-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B卷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人类理性的发展促进科学理论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并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在天文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摘编自田长生《科学技术发展史》

材料二   爱因斯坦是一位关注人类命运的科学家,对此,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爱因斯坦是牛顿科学事业的继承者。②爱因斯坦是一位反思科学价值的人文主义者。爱因斯坦指出:“为什么现在它(科学)带给我们的幸福这么少呢?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我们仍然没有把科学置于合理的应用之中。战争年代,科学为我们可能中毒和相互伤害服务……为使你们的工作能够赐福于人类,仅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总是培养出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的兴趣……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中千万不要忘记这。”

——整理自鄂华《爱因斯坦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些巨人”中的两位人物并说明牛顿对其理论的发展。简述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方面运用所取得的成果。
(2)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若侧重分析①请写出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论的两篇论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发展;若侧重分析②请概括爱因斯坦有关科学与人类关系的思想,并梳理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践这一思想的行动。

2018-11-23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1月23日 《每日一题》人教版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9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

材料二: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列举隋唐宋元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主要科技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2017-12-10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二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牛顿)的成就的确令人惊叹。 他的运动公式,从苹果到月亮都能适用;地球上的动力学,天空上的动力学,被他融合成一体。如此有力的表达式仅仅牵涉到很少几个假设,给人十分优美的感觉,因此人们很快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于是,牛顿成为现代科学的奠基者。

——彼得·柯文尼、罗杰·海菲尔德等《时间:牛顿和爱因斯坦》

材料二   事实上,牛顿理论并没有错。尽管它与爱因斯坦理论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但仍是后者相当好的近似,或者说真理的精确近似,只不过需要满足如下条件: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光速相比很低,并且时空曲率也不大。而一些小的相关项若被忽略不计,爱因斯坦理论便能简化为牛顿理论。因此,对于1919年日全食时所观测到的恒星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偏转现象,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评价:它验证了爱因斯坦那脱离了日常生活经验的新理论,修正了牛顿的旧理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成为“现代科学的奠基者”的原因。

(2)你赞同材料二的观点吗?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018-1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1月24日 《每日一题》 人教版一轮复习-周末培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