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蒸汽时代”的到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义信在《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为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它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根据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有人认为“没有瓦特,就没有工业革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瓦特贡献的认识。
3 . 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水力的动力远超人力和畜力,可以带动很多机器,因此,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发明之后,棉纺厂便沿着湍急的河流兴盛起来。但水力受地理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每遇枯水季节,机器不能运转。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徒工出身的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进行改良。他的一位有钱的朋友觉得蒸汽机可能会对自己的煤矿有用,于是给他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经过反复实践和多次改进,詹姆斯·瓦特最终发明了将动力输出端的直线运动转变为连续而均匀的圆周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不但可以驱动其他机械装置工作,而且工作效率高、运行安全,不久就在各种工厂和交通运输中得到广泛使用。

——据【美】海斯等《人类简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原因。
(2)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例,说明工业革命中技术发明有何特点,并概括指出蒸汽机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瓦特的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1785年用于棉纺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800年,英国全国已有蒸汽机321台,总功率5 210马力,1825年增至15 000台,总功率375 000马力。

——刘祚昌《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可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也就无法遏制它。电光和电力已来到了;它们要在下一世纪里扩张得比蒸汽快得多。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三     在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纺织、采矿、冶金和运输业中的种种创造发明,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科学对工业尚无多少直接影响。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瓦特蒸汽机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拉第的主要贡献,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电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3)据材料三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不同,结合材料二,概括科学技术运用到社会生产中的主要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0-11-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材料二   科技解放思想

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乃至社会风尚。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蒙不是一组固定的信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为建设性的思想和行为开辟道路的批判态度。

——李醒民《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三   科技改变生活

“世界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1)牛顿和法拉第在近代科学史上有什么重大贡献?他们的贡献又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2)根据材料二,“自然哲学的新方法”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新方法对启蒙运动的发生有何影响?
(3)概括材料三的看法,结合近、现代以来的科技进步说明这一看法。
2020-02-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2019-11-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九国志·郑璠传》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粱录》

材料二 :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瓦特发明前,英国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筒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
(3)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和英国近代科技在各自国家的应用情况,说明新技术应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史论结合)
2018-12-08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897年《伦敦新闻报》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蒸汽机和电力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2018-04-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文科历史必修三期中测试卷

10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四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三,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4)根据材料四,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