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是
A.蒸汽
B.煤炭
C.水能
D.电力
2018-09-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革命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科技创新与社会变迁”为视角,评述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8-09-14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3 . 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
①公共汽车
②火箭的一级
③火车车厢
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
A.④③①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2018-06-07更新 | 1080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2018-02-10更新 | 308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李鸿章认为:“铜线费钱不多,递信极速,洋人处心积虑要办,将来不知能否永远禁阻。……中国人或亦仿照外洋机巧,自立铜线,改英语为汉语,改英字为汉字,学习既熟,传播自远,应较驿递尤速。”材料中的“铜线”是指
A.火车
B.轮船
C.电报
D.电话
2018-02-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利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D.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良
C.电力技术革命
D.通信技术发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C.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这表明
A.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B.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
C.工厂的动力转变为以机械能为主D.统一后的德国重视科技与发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