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D.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2 .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举办时间举办城市主要展品
1851年英国伦敦
1878年法国巴黎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

A.①火车机车、西门子发电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西门子发电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C.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电话、西门子发电机;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西门子发电机、汽车
3 .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2018-02-10更新 | 308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哲学的困难好象在这里——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的力,再从这些力去验证其他现象;书中第一、第二卷的一般命题就致力于这个目标。在第三卷中我们阐明了世界体系,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因为根据第一卷里用数学证明的命题,我们在第三卷里由天象推出把物体吸向太阳和几个行星的重力。我们又从这些力,使用其他数学的命题,推演出行星、彗星、月球和海水的运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图一:早期火车机车图二:早期内燃机图三:直流发电机厂房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材料涉及了哪些物理学成就?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图二所示的动力催生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奠定了图三历史现象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3)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的领域有何不同?由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2年4月,“秦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用互联网与外界沟通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IC卡实际是运用的磁感应理论。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的理论在历史上诞生于
A.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主要动力的原因有
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②电力能量大
③电力更为方便和便宜
④不受水的限制
⑤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8 .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从业状况也发生着变化,其中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阶层被所谓“白领工人”阶层超过,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材料二:近期,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认为工业1.0是指机器制造,机械化生产;工业2.0是电气化,还有流水线、批量生产、更强调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高度自动化生产,基本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而工业4.0的主要特征则是网络化生产,强化生产过程的虚实结合。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2)解读材料二,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爱迪生的贡献是
A.发明电灯B.改良蒸汽机C.电磁感应D.发电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