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概况

第一次15401620年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天文学家布鲁诺等,他们都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意大利成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文化中心
第二次1660年至1750年,英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这时英国拥有的杰出科学家人数占世界杰出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占世界的40%以上
第三次第三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760年至1840年之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做出的重大科学发明占全世界发明总数的40%以上。这一切足以说明,法国已完全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第四次第四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8401910年之间。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美、法、英、德四国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数目分别是:美国33项、法国75项、英国106项、德国209项。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加速了德国产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强国。这些标志着德国在科学尖端领域已全面地超过了英法
第五次第五次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1910年之后。1945年美国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46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8年美国人造卫星也上了天,使美国科学技术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摘编自张文彦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并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知识予以分析。
2 . 1995年全世界个人计算机的销售量为5970万台,进入21世纪以后,更有突飞猛进的增长。1994年,全世界约有300万人使用互联网,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增加至15亿。材料表明互联网技术
A.缩短空间距离B.得到广泛应用C.受到各国重视D.促进经济发展
3 .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B.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C.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者带来失业风险
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2019-11-11更新 | 63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6课现代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5 . 二战结束以后,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新材料工业等产业迅速兴起和扩展,成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导工业。这反映出
A.科技革命推动新的国际分工B.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了传统工业
C.科技革命助推产业结构调整D.发达国家垄断了“知识经济”
6 . 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其制造业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时,就实现了“工业4.0”。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
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B.突出了人工智能的效用
C.致力于挖掘工人最大的潜能D.为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
2022-01-17更新 | 111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合成词,存在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概念是指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狭义的界定仅指技术革命。此外,国内学界关于人类历史上实音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始终都是说法不一。若按照广义概念,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

16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梳理表

广义科技革时间狭义科技革命主要特征
第一次16—17世纪第一次科学革命近代物理学诞生
第二次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第三次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气与运输革命
第四次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第二次科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
第五次20世纪中后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技术革命

——郑华聂正楠《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科技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三者关系,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22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1982年3月,美国公布了“高边疆”计划,其核心为借助美国空间技术的优势,在经济上开发太空,同时在外层空间设防,实现军事化。这一计划的实施
A.受到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B.体现了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C.推动了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D.反映了政府干预职能的加强
2022-01-28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9 . 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讯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2018-11-24更新 | 534次组卷 | 36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基础练)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