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组信息。

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1)第一组同学研究的历史事件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特点?
(2)举例说明第二组同学中“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
(3)第三组中比尔盖茨的设想是通过哪项科技成果实现的?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020-04-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中国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8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1643~1727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美国保持其经济领先地位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018-06-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也确实展示过这样的一面,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适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材料二

(1)在农业文明的中国,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是什么?请任选其中两项,分别写出他们对世界文明进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A、B、C图片,分别代表了工业文明的哪个阶段?A、B图片所处时代发明的重要交通工具分别是什么?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发展研究后指出:(16世纪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的确非常伟大,除“四大发明”外,还有许多发明。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一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材料三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四   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先后开始在18世纪后期进入“①       ”,19世纪晚期步入“②       ”,20世纪末跨入“③       ”。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思想文化两方面回答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材料四中的空白处,并举例说明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018-10-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湘南三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题。炼铁厂用它来开动鼓风机,为高炉提供风力,煤矿用它来排除矿井积水,纺织行业用它来作为动力。1800年,英四全国已有蒸汽机321台,总功5210马力,1825年增至15000,总功率375000马カ。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据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等

材料二 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至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陶楼和作坊。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个人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开发和应用使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相关,它正在改变(或决定)我们的生活。1996年,美国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认为:“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相机等数字化产品,进入人类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它将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陈筠泉、殷登样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18-11-24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从古到今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 ……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的所谓书籍的开端。

—— [德]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高中人教版必修3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回答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技进步与人类历史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0-12-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材料二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
(3)结合材料三,概括归纳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2020-03-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苏联、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的科技投入经费的占世界的80%,其中,美国科技经费一直是日、德、英、法、加拿大五国科技经费投入的总和。1982-1998年,美国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2.5%以上,日本在2.3%左右,德日在2.9%,法国在2.38%左右,英国长期徘徊在2.2%左右,韩国在1.5%左右,巴西在0.5%左右,印度在1.13%左右。

—摘编自谈庆胜《当代科技》,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材料二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情况统计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中国1986-1999年财政科技投入信息,试分析其影响。

2018-07-1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河南省豫南七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升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地图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视角,也在利用过程中引发了人们的反思。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制图业发展大事记

时间重大事件
1884年国际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为零度经线。
1891年国际地理会议通过合作编制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提案。
1910年莱特从飞机上拍摄了第一张照片,航空摄影测量制图改变了传统的地面测图技术。
20世纪50-70年代苏联和美国竞相发射卫星,人类开始从地球外空间进行全球性遥感制图。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图测绘,手工制图向自动制图转变,数字地图成为最现代化的地图品种,提供气象、导航等各类服务。

(1)概括促进1884年以来制图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