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干脆把 Democracy一词译作平民主义,而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等译法,“平民”一词充斥报刊,成为极时髦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     
A.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B.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C.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D.力图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 . 1918年,恽代英等12人联名发表的《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一文认为,“私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财产公有是铲除私心的良法”,明确主张实行“公有财产”,希望“有一个实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生活机会”来“创办一个自给的共同生活”。这些观点(     
A.奠定了共产党成立的基础B.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C.激发了全体青年人的觉醒D.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特别介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有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主张自由收用”。这些描绘反映了(       
A.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的情怀B.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机趋向成熟D.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一文中说,学生作文的标准就是“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其理由就是“国语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不能用古文发表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胡适主张(     
A.实现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B.增加国文教学中的西方元素
C.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历史价值D.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6年陈独秀撰文劝勉女子:应当脱离附属品的地位,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反对“三从四德”。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     
A.新习俗B.新制度C.新文学D.新道德
2022-12-10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带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胡适就说过:“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要拯救我们这个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西洋的近代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又激起了一片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形成一股传统文化“复归”的浪潮。梁启超大叫“科学破产”,建立在资产阶级物质文明基础上的西方精神文明,在他心目中也一齐崩塌。他决心要以“孔、老、墨三位大圣”和“东方文明”去“调剂”西洋文明

材料二   瞿秋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解制刀,精粹地分析了所谓“东西文化论战”。他指,现代资产阶级的文明,无论在科学技术或者思想学术方面,都比封建宗法时代的文明进步。中国文化的出路决不是“向后转”,而是“向前进”,“逐步前进,颠覆宗法社会、封建制、世界的资本主义,以完成世界革命的伟业—如此,方是行向新文化的道路。”李大钊期待着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崛起,“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进经济组织。不改进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定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

——材料一、二摘编自李华兴《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学者对西方文明及传统文化所持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
7 . 据如图可知,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A.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B.致力于进行思想启蒙
C.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D.矛头直指儒家旧道德
8 .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时争取各国(诸侯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他们在旅行和辩论的过程中,吸引信徒,逐渐形成各种哲学学派。当时思想十分活跃,以致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 —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另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运动狂飆,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东周时期两例哲学学派及其治国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复生”和“新生”的内涵。
(3)材料三中“《新青年》卷起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2-09-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普通高中2020年冬季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开卷)
9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不但接受了今文经学中疑古的一面,而且抛弃尊孔的立场,又把古文经学中的考据法与西方的怀疑主义、实用主义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一套新的研究方法。由此可见,胡适(     
A.完全否定先秦儒学B.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C.客观评价孔子地位D.猛烈抨击专制统治
10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压抑儒家,但突出了道家和墨家;批判诗文,可着意表彰小说和戏剧;鄙视文人大传统,转而发掘民间小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使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政治理念B.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D.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2022-09-04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