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魏源

图二《孔子改制考》

图三陈独秀
(1)图一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书中的哪一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2)图二所示著作作者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上述三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内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各是什么?分别是通过哪些相应的活动完成的?
2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道:“……各国并兼,各图利己,藉商以强国,藉兵以卫商。其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英之君臣又以商务开疆拓土,辟美洲,占印度,据缅甸,通中国,皆商人为之先导……”据此可知,郑观应强调
A.振兴商务可以自强B.学习西方科技可以巩固国防
C.重农抑商有损国体D.清政府应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2020-11-17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2019-08-10更新 | 13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山西大学附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英伦两月,细察其政俗,惟父子之亲穷女之别全未之讲,自贵至贱皆然。此外则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我清乾隆以前,遐荒效顺,重洋慕化(万邦来朝,钦慕中国文化)……今英国知仁义之本,以臻富强,未始非由久入中国,得闻圣教所致。”

——刘锡鸿《英轺私记》(1876年)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1875年)

材料二   “天下之治,以民为先,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泰西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王韬《强园文录外编》

1914年1月,孙中山在演说中指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才能真正实现主权在民。

孙中山认为“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古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刘锡鸿和郭嵩焘对于西方“富强”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王韬和孙中山关于“民权”思想的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过程。
2019-02-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总理衙门大臣奕䜣等就批驳那种“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者”是“不识时务”。奏折说:“西洋各国,雄长海邦,各不相下者无论矣。若夫日本,蕞尔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中国犯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于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重儒学轻艺事,文武两途,舍‘章句弓马’未由进身”。读书人穷读四书五经,与实用技术“隔膜太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仿西法”,重视学习、研究技艺,激励掌握技艺的人才。京师同文馆聘请英、法、俄、德四国教师,分馆教授英语、法语、俄语、德语。后来增设的算学馆、格致馆,教授的西学课程有各国地图、史略、机器、万国公法、富国策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创办初期,曾国藩聘请英国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三人专译“有俾制造书”,译出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等。以后,该局陆续访购西书数十种,厚聘“西士”,选派局员,相与口述笔译。其中,有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等。至光绪元年(1875年),计译出40余种,刊印24种。

——摘编自《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

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意义和相关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思想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2019-01-30更新 | 155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

--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


材料二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


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池,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 其理由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2016-11-18更新 | 1031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9 .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1)据材料一,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各举上一例?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在古代,历代不少统治者把儒学这个工具用得很成功很到位;到了近代社会,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有人爱来有人恨,有人抬来有人砸!抬孔砸孔的事件有哪些?其意图分别是什么?

10 . 表格能将各种信息良好地综合在一起,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很好的一种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雇人翻译《四国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译书出版社(均为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原富》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胡适翻译《最后一课》《弑父之仇》
注: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的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提取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两项信息。
(2)材料二中图②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材钭二中促使图⑥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
2017-02-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