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时,有意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对外交战的情况。这说明,林则徐
A.未能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B.开始反思中国政体缺陷
C.对西方政治思想理解深入D.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2022-04-15更新 | 44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在近代中国,林则徐提出“悉夷”就承受了巨大压力,及至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受到的抨击更为猛烈,“以夷变夏”“溃夷夏之防”“为倡乱之阶”。梁廷枏在评述鸦片战争的《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抗英称赞有加,却对“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表认可,甚至激烈批评。这些从整体上说明
A.顽固派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的转型B.政治变革提上重要议程
C.晚清国内士人对西学态度的差异D.“天朝上国”迷梦被打破
2022-04-06更新 | 53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高考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清道光、咸丰年间,诸多学者在提出种种“补偏救弊”方案的同时,还致力于对漕运、盐法、河工、农事等经世实学的研讨,并探究边疆史地和异域情事,以谋巩固边防,抵御外来威胁。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是对清初经世致用思想新的发展
②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
③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割
④表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3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2022届高三3月统测历史试题
4 .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积极向道光皇帝反映沿海商人想要进行对外贸易的心愿,希望朝廷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商民的利益进行保护。这一做法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冲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2022-03-30更新 | 133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5 . 林则徐认为,“准令诸夷互市,原系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而伍廷芳(1842年一1922年)指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家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互利就应是它们每一次交往的基调。这反映了
A.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B.近代中国国家主权意识形成
C.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D.传统文化影响近代外交思想
2022-03-04更新 | 540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842年,林则徐致信其友人“剿夷……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飞)、韩(信)束手!”这表明当时林则徐
A.全面反思战局B.突破夷夏观念C.首倡师夷长技D.探索御敌方略
7 . 面对西方侵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的救国主张大多是“仿古法";康有为以“保教”相号召,托古改制;民国初年更有部分先驱回归传统,重新膜拜东方古老文明。这说明
A.中体西用持续发展B.社会变革深受传统桎梏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近代救国主张渐趋科学
2021-12-16更新 | 502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结束后,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和“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建军思想,但士大夫阶层认为这是“用夷变夏”或“以夷变夏”。这说明当时
A.政治体制变革提上日程B.中体西用思想遭遇抵制
C.中西思想融合成为必然D.外部世界引起士人关注
9 . 运行了近二百年的大清王朝,已经磨合为一个按照固定程序运转、沿着既定轨道前进的机器人,不论是沿海的战事、还是某地的歉收、四时的祭祀等,都有规章可循,哪怕是前所未有的难关,也会纳入既有的惯例中去处理。该材料反映出
A.清政府体制的成熟与先进性B.主流思想具有灵活性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正确性D.开眼看世界的必要性
2021-11-25更新 | 44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在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历史地理方而的翻译著作.这些著作基本上向国人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形象。此时,中国士大夫所看到的西方文化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坚船利炮”的练兵制器技艺、“天文算数”的自然科学、“以商贾为本计”的经济制度、“凡事会议而后行”的政治制度等西方近代文明。这些著作
A.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人传统的夷夏观
B.体现了士大夫从西方社会视角否定封建制度
C.表明人们欲以西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说明国人已经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