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改革与社会进步。

材料一   孝文帝迁都洛阳示意图


材料二   北宋前中期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化简表

年代收入/贯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的异同。
(2)材料三中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是否客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张之洞持此看法的原因。
2 . 鲁迅笔下提到了“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茅盾笔下提到了欢迎西方的机器货物、保存中国旧思想旧制度的买办。这里的“新人物”“买办”指的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早期维新派D.抵抗派
2022-01-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都要向西方学习
A.先进技术B.文化教育C.思想伦理D.政治制度
4 . 晚清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通过对英国的军事、经济、政治、科技、外交以及文化体育等领域全方位的考察后指出,中国要想重新成为一个富国、强国,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还要学习政治制度,应当向西方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可见郭嵩焘
A.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其主张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C.否定了洋务派的基本主张D.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史新陈代谢异常频繁,下列近代言论,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全都踏倒他
②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③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6 . 1861年,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容闳考察太平天国,向洪仁玕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变教育体制、举办洋务等七条建议,洪仁玕接受了他学习西方的建议。容闳离开太平天国后,以扑灭太平天国为事业的湘军主帅曾国藩也接受了他学习西方的建议,并将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这说明
A.民族矛盾刺激下内战双方对时代主题有某种共识
B.以容闳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局限
C.太平天国与清朝要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目标一致
D.清廷将主张转化为实践说明其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7 . 近代时期,李鸿章发出“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的慨叹;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新偶像;陈独秀认为孔子所主张的封建道德礼教“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这些认识共同反映了
A.孔子权威已经丧失B.封建帝制失去士人支持
C.国民意识开始勃兴D.传统儒学难以应对时局
8 . 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²+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B.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C.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D.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9 . 陈旭麓认为,“那个时候的中国多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   
A.说明了“中体”和“西用"的一致性B.肯定了“中体西用”时代的合理性
C.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D.批判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若望、南怀仁、安多、闵明我相继治理历法,兼明算学,而度数之理渐加详备。然询其所自,皆云本中土所流传。”传教士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清廷最高统治者的赞赏。康熙帝说,不仅西洋算法出自东方,就连西洋历法也同样得自中土。在统治者的倡导之下,“西学中源说不仅成为定论,而且成为当时知识界看待西学和中西文化关系的主流观点。

——摘编自黄爱平《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材料二   洋务派以“西学中源”说为由,抵制顽固派的阻挠,设立同文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行“自强运动”。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不仅大力主张“西学中源”说还将其改造成“中体西用”说。维新派又打着孔子和尧禹的旗号鼓吹变法。梁启超说“言西政,必推本于古,以求其从同之迹。”要建设民主政治,设置议院,首先要考证“议院于古有征乎?”梁启超于1902年写古议院考》,论证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类似议院(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机构和议员的设置。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康有为等不少清儒都将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比作西方的民主、民权时代。

——摘编自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说得到清初知识界认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洋务派、维新派把“西学中源”作为其探索的理论根据的积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