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1年,北京大学预科招生文言译白话的题目取材《世说新语》,白话译文言题目取材《儒林外史》,标点文章题则选了《稼轩词》,这些选材都是一些难入“正统”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这说明当时的北京大学
A.具有勇于挑战正统观念的精神B.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
C.西式的教育理念占据主导地位D.揭开了反思新文化的序幕
2020-03-18更新 | 375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30更新 | 3591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6届广西区钦州市钦州港开发区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由此表明
A.胡适、陈独秀等大力提倡文学革命
B.教育制度改革开始走向基层社会
C.新文化运动已经深入社会的下层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语体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新文化运动诸健将攻击旧传统的激烈文字中,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沉痛也是最深刻的。它以文学的形式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影响至深至远。自此以后,“吃人的礼教”一语传遍海内外。鲁迅的做法
A.揭示了儒家学说的本质
B.扫荡了儒教的统治地位
C.是特定条件下的必要选择
D.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40年代起开眼看世界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1894-189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戊戌变法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
1911武昌起义
1912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0年,陈独秀认为:“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这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B.近代社会发展要以彻底的思想改造为前提
C.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并未引起充分关注D.推翻资本主义专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
10 .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教国方案。
材料
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l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
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
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评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