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写道:“土地、人民、主权者,成立国家之形式耳。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其目的在保障权利,共谋幸福,斯为成立国家之精神。”又说:“爱国者何?爱其惟保障吾人权利、谋益吾人幸福之团体也。”此论述旨在阐明
A.爱国的前提是国家要保障人民权利B.国家应具备土地、人民、主权等形式
C.国家创立的根本途径是缔结社会契约D.一国人民要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走文字字母化的道路,这一主张
A.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B.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
C.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的方向
D.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这体现了陈独秀
A.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
B.认为人权取决于智能
C.崇尚无政府主义状态
D.主张人性自由与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7年,《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2016-11-22更新 | 173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影响
B.工农运动发展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纲领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陈旭麓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批判。”该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国民革命C.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016-11-18更新 | 946次组卷 | 6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
2016-08-16更新 | 422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如下评论:“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你认为此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是(   
A.非理性的B.完全错误的
C.片面的D.中肯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