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019-01-30更新 | 1537次组卷 | 38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战暴露西方文明弊端引发反思B.维新变法需借助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2021-01-29更新 | 58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时训练
3 . 1920年代,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凭优良的才学操守和特殊的身份在赴法勤工俭学生群体中威望很高,但两人却信奉无政府主义,鄙视自己的父亲。随着勤工俭学运动走向失败,陈氏兄弟经过赵世炎的多次主动接触,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最终进入了中共早期的组织,成为核心、卓越的领导人物。由此可知在当时(     
A.赴法勤工俭学生群体最初的思想信仰多元复杂B.一战后欧洲的经济困境催生了无政府主义思潮
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与新文化五四运动没有关系
4 .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     
A.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
C.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2019-01-30更新 | 2116次组卷 | 69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时务报》B.《新青年》
C.《民报》D.《申报》
2019-01-30更新 | 1395次组卷 | 28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学者研究,1916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五四以后,武汉学生“看杂志的风气才渐开”;福建学生郑超麟在1920年才学会写白话文;直到1927年,在四川万县上中学的何其芳还不知道五四运动。这些现象共同说明
A.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渐进性B.思想的传播存在时空差异
C.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传播D.打倒“孔家店”迫在眉睫
2022-05-20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29新文化运动-【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认为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强调的是
A.推翻儒学传统地位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
C.树立科学思维方法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
2021-05-24更新 | 512次组卷 | 19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
9 . 1916年9月,《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添加一个‘新’字,‘新’意迭出,寄托着陈独秀独特的理念和深厚的思想感情。”可见,《新青年》的“新”意最突出的是(     
A.创新服务面向广大青年群体B.采用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C.追求新文体逐渐成为社会时尚D.高举思想启蒙利器以救国
10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国家的力量也靠这个那个人的力量。只有拼命培养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是报国的真正准备功夫。”由此可知,胡适(       
A.其教育思想引发了教育变革B.要使教育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C.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D.教育应适应民族抗战的需要
2022-05-25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高频考点29新文化运动-【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