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1年,梁漱溟指出,“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已经成为糟粕B.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C.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的极端倾向D.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
2 . 《中国新闻传播史》一书认为:“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动新文化运动,使报刊工作日趋活跃,五四运动后出现迅速发展的局面。”这主要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D.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2019-01-30更新 | 938次组卷 | 34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对东西方文化全盘否定或肯定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很大程度上仍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6 . 下表为《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这些数据变化反映了
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
1915.9—1918.685633151
1918.7—1921.422412558407
1921.5—1926.793180703978

A.北洋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人们对西方民主观念失望
C.知识分子普遍质疑民主观念D.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2022-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7 .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节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摘编自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作者怎样看待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的?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主要主张?并对他们的主张做一简单评价?
2022-03-0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8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开拓进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9 .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上任伊始他就大举改革。在其众多改革措施中,促进了资产阶级乃至无产阶级的新思想传播的是(     
A.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B.实行教授治校与民主管理
C.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
D.进行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旭麓认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中国20世纪第二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个过程从探索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开始,最终成为近代第二次民族反思。这一“波潮”
A.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第一次挑战
B.表明先进分子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
C.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
D.成为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2019-02-03更新 | 338次组卷 | 18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期末复习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