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4年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逆臣袁世凯趁势共和,逼君退位……嗟乎,逆臣篡位,业经三年,我皇上退居深宫不知何日方能复辟?”而有相近思想的人在当时不在少数。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得到民众普遍支持B.袁世凯因复辟丧失民众拥护
C.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D.君主立宪制具有历史偶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五四运动”前后,墨学研究一时称盛,陈独秀将墨学奉为国粹,称赞“墨氏兼爱……诚人类最高之理想”,鲁迅在《非攻》《铸剑》这两篇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墨家英雄人物;共产主义者蔡和森试图把墨子的“兼爱”思想与西学中的平等思想融合起来。这一时期的墨学复兴思潮
A.根源于科学精神的觉醒B.迎合了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C.冲击了儒家传统义利观D.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早期认识
3 .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年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A.重新施行洋务新政的可能性B.改变立宪共和政体的迫切性
C.推进思想文化革新的必要性D.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
2021-11-09更新 | 488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11月诊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蔡元培认为办大学要“仿世界各大学通例”, “取兼容并包主义”;在学术上“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在课程设置上融合中西,择善而从;在教师聘任上,以学诣为主要标准,广纳优秀学者。蔡元培的这一主张
A.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B.使民主科学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客观上导致了封建复古逆流的发展
D.有利于自由开放思想的培植
2021-11-01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陈独秀指出,“政党政治的缺点日益暴露,已沦落为高效率的夺权工具”,“自一九一六年始,世界政象,少数优秀政党政治,进而为多数优秀国民政治”。据此推知,陈独秀
A.要求改变新文化运动方向B.推崇国民参政的民主政治
C.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D.认为政党政治背离了时势
6 . 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指出:“东周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来的先知时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材料三   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请回答:
(1)分别列举这一时代“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的思想家(或宗教领袖)及其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说明理由。
7 .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造性地提出新青年应有的六大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精神”的提出
A.批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B.回应了变革思想的时代要求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D.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8 . 1904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刊文介绍了成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周公、召公实行十四年共和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说的贵族共和政体相同”,并把它描绘成一个“国内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中国空前绝后的太平世界”。陈独秀此举意在
A.反专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B.高举民主大旗批判传统文化
C.提倡文学革命力推白话文D.强调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9 . 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革命的成功实践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中华民族的逐渐觉醒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9到1918年是鲁迅沉默的十年。辛亥革命特别是二次革命失改后的黑暗现实,迫使鲁迅把早年“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情,沉淀在、包褒在、压缩在冰一详的观察、探索中。国民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革命倒证明了鲁远早年的看法:办工业兴实业,“黄金黑铁”,固然不能解决救国问题,去皇帝改共和,也仍然不能使中国兴起。上层是一幕又一幕的政治丑剧,下层却永远沉沦在麻木、“平静”、不觉语和被宰割的悲惨境地中。

鲁迅这时对改革国民性问题的答案,已落实在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恋进行彻底揭露和猛烈批判上。

——摘编自争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鲁迅重视“改革国民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鲁迅“改革国民性”的表现和影响。
2021-09-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