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知识分子人数众多,在社会上形成势力,他们作为政治上的一支独立力量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宋代由于积贫积弱,社会问题很多,一部分知识分子有感于形势严重,以天下为己任,奋起而挽救危亡。范仲淹提出传唱千古的口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王安石变法更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朱熹认为汉高祖、唐太宗都是假仁义以遂其私欲,有一定的反对君主独裁的精神。陈亮认为,生民之初,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应该为人民办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的士大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命题。虽遭遇举国冷遇的困境,却影响了后世国人对救国真理的探索过程。李鸿章受“师夷长技”思想的启发,开启了近代化的历史征程。面对甲午战败,梁启超等人更是“以敌为师”,他在《戊戌政变记》中将变法看作是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尝试的结果,认为林则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是变法的萌芽。甲午战败后“朝野乃知回法之不足侍”,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从而促成“天下人士咸知变法,风气大开矣”。戊戌政变后的清末新政“不仅继承了洋务运动的事业,而且也继承了百日维新的事业”,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时候,它同时又保留和完善了这一部分改革的成果。辛亥革命后,面对社会乱象,孙中山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号呼。陈独秀也将新文化看作是国人救国方案和思想启蒙不断走向成熟的结果,认识到“价值观才是根基。没有多数国民之价值观念的转变,共和制度就成了无本之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知识分子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行动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特点。
2 . 1919年2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四十八》说:“维新以后,中国富强了,用这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关上大门,再来守旧”,“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如意的事”,“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其用意在
A.批判清朝幻想回归闭关自守B.主张完全摈弃掉旧思想观念
C.对全盘西化主张持反对态度D.响应“走俄国人的路”的号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6年,《新青年》杂志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援引欧美女权运动的思想提出了女性解放、家庭革命等口号。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两者对妇女解放的认识都
A.致力于政治革命目标的实现B.受到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影响
C.得益于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D.促进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2022-02-10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陈独秀指出,科学与民主“若舟车之有两轮”,缺一不可,为此向青年陈述了“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意在
A.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B.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C.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2022-02-06更新 | 39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一战结束后,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仅1919-1920年间就有20批近2000名学生赴法留学。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的影响力迅速外溢
B.中国作为战胜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北洋军阀的统治更加黑暗
D.新文化运动发挥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国现代哲学家贺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据此分析,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认识的绝对化倾向
B.促进了普通民众的思想觉醒
C.实现了中国社会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D.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面是关于五四运动-一个论题的子目,据此最恰当的论题是
A.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B.现代中国的新起点
C.新文化运动得到迅猛发展D.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胡适认为文言文束缚人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自由。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文学革命”意在
A.实现文学的创新发展B.以文学形式开展反封建斗争
C.摆脱旧文学体裁限制D.变革文学形式扩大社会影响
2022-01-17更新 | 450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割裂旧文化。但有学者指出,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这一学者的观点
A.过于强调了新旧文化的对立关系B.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竭力推崇
C.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D.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2022-01-12更新 | 575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毛泽东曾指出:“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主义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它有“形式主义看问题”的缺点,即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他认为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历史遗产,“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在此.毛泽东
A.赞扬了新文化运动反侵略的功绩B.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C.反思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局限性D.强调应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