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在人类的世代繁衍中与时间同行,形成文化传统。它包括前辈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器物形态的文化成果,也包括沿袭下来的各种规范和观念形态的文化遗产,如社会的道德规范、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但是,后代人对前代人文化传统的承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人在继承前代人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必然要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不断扩大已有的物质成果,改造现行的各种典章制度、行为规范、更新思想观念,形成新的文化传统。因而,文化在时间中表现出保守的因素和变革的因素,是保守与变革的统一,在连续中发展。其发展趋势是向上的,表现出文化的进步性。

——摘编自曹德明《文化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个观点或整体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1919年,我国知识界兴起了整理国故运动,认为国故(我国固有的文化)中有“国粹”,也有“国渣”,要“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把这两者分清楚;治史的目的是“明变、求因与批判”。这一运动
A.声讨了袁世凯复辟帝制B.弘扬了传统的史学价值
C.带有绝对化的思想倾向D.适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 . 1916年2月,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指出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拥护“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专制制度,认为“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并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他意在强调
A.以西方的自由平等取代传统纲常礼教B.中国的共和制度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
C.传统的纲常礼教与封建制度相辅相成D.伦理的改造是对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造
2021-12-29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备考诊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4 . 《新青年》除了以一般性言论指导全国进步人士之外,还有针对性地以通信形式来回答各地青年提出的种种问题。当时不少青年,如王统照、叶挺等都曾致函《新青年》,他们在与陈独秀的书信往来中,受到启发与鼓励。据此可知,《新青年》
A.为五四运动做了舆论的准备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D.促进了青年人思想的解放
5 . 一位用英文署名的女青年致信《新青年》的诸位编者说:“我想做一新女子!并使他人也做新女子!……我的新女子,乃要合着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趋势!除去四千余年玩物的名字,及免终身做男子的婢女,享国家平等的幸福。”这表明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批判礼教成为社会共识
C.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D.新潮女性反抗传统习俗
2021-12-18更新 | 35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从维护共和的立场出发,刻意强调尊孔与复辟之间的密切关系,“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因此,反专制必先反孔教,而反孔教则必定要对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进行根本性的颠覆。陈独秀的主张
A.厘清了孔教与专制的关系B.颠覆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D.助长了激进的西化倾向
7 . 革命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指易姓和改朝换代,近代逐渐有彻底变化和根本变革之意。维新之意与改革、改良相近。有学者建立近代文献数据库,检索“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1890-1926年的使用情况如图。图中关键词的变化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减弱B.工人暴力革命的兴起
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D.救国的主流思想变化
2021-12-15更新 | 105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0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8 . 1902年,梁启超在其《新中国未来记》中站在数十年后的盛世向回看,反思中国走过的道路:1904年,蔡元培在其《新年梦》中畅想主人公在新年穿越到数十年后的未来,见识了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的新中国,此类作品在20世纪初蔚然成风。这些作品
A.表明了走向共和的决心B.表达了改造社会的心望
C.批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 . 口号一直是我国的独创,各个时期都有过很多有特点的口号,这些口号或反映时代特点,或激励人。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口号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扶清灭洋”,“实业救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打倒孔家店”,“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枪杆子中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坚持抗战到底”,“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打倒帝国主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表格中选取相成(同一主题或同一时期)的口号(2-3个),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明提取的口号,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