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这场运动主要内容包括(     
①宣扬民主和科学   ②倡导文学革命
③主张家庭革命       ④号召抗日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3年2月,生命哲学信奉者张君劢批评“五四”以后流行的“科学万能”思想,强调中国文化重建取决于以文艺、宗教、伦理、哲学等为代表的“人生观”。这说明
A.全盘西化的倾向得以扭转B.科学救国思潮宣告破产
C.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D.救亡运动进入理性阶段
2021-04-11更新 | 37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阐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并分析其重大意义。
2022-12-1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检测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材料二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随着一战的结束,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3)材料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分别领导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中的经济现象与这两次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1-12-23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2015高二上·贵州·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其实践行动是
A.参加辛亥革命B.掀起新文化运动
C.参加护国运动D.创建中国共产党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材料三   当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启蒙运动出现的社会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是“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的表现?该历史事件倡导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8 . 1919年,《新青年》先后开辟“马克思主义专号”和“劳动节纪念专号”,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鼓吹工人运动。这一现象表明
A.民主和科学成为思想界主流
B.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
C.知识分子基本摒弃西方思想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2017-12-27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八市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业测评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