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发动了一场新的斗争。这场“新的斗争”(     
A.宣传传统文化和思想B.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
C.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D.指明了中国革命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016-11-18更新 | 944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初,人们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过程中,兴起了一场旨在通过“塑造新国民”的救亡运动。该运动为
A.护国运动B.护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4 . 人的解放说到底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某校高二1班尚升、李新同学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搜集相关材料,开展合作学习。请阅读下列材料,和他们一起探究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篇】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


材料二   


【变法图强篇】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东西各国,咨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至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民主科学篇】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思维碰撞篇】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冯桂芬这一言论体现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梁启超认为变法图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康有为提出了什么政治建议?
(3)材料三表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欧近代的思想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以以往的人文、科学、理性的成就为基础的。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1)举例说明“以往的人文、科学的成就”是如何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的。

材料二   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2)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据材料指出“他”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的影响并没有随着18世纪甚至l9世纪的结束而消失。伏尔泰和潘恩的著作至今仍有影响,仍鼓舞着生活在普遍的状况和制度跟早先哲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相似的国家里的人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早先哲人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有何相似之处?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7 . 下列两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运动。下列人物,积极参与了这一运动的有

①陈独秀②康有为③鲁迅④李大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8-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8 .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出处
“仁者爱人”《论语》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论语》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由于饱受国破家亡的沧桑巨变,对学术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深刻体会到理学空谈误国,八股科举害人的实质,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许多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和观念。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孟子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提出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和观念,并列出两位他们的代表人物。

(3)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两次重大运动?结合史实说明传统儒学在这两次运动中的境遇。

9 . 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这说明(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10 . 材料一、一些倾向共和的华人组成一个叫“福字敢死队”的团体,在几处热闹的地段大声疾呼,一面痛斥留辫者之奴性不改,一面拦住拖辫人,交与剪刀令其自剪。
—— 王淼 《民国初年上海滩剪辫趣闻》
材料二、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拖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对他的辫子觉得怪异,都在发笑。辜鸿铭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了!”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默然。                      —— 肖炜 《沉重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
(1)“福字敢死队”剪辫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辜鸿铭说“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了”?后来“同学脑袋里的辫子”是如何剪去的?
2010-05-19更新 | 5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模块结业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