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毛泽东曾指出:“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主义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它有“形式主义看问题”的缺点,即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他认为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历史遗产,“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在此.毛泽东
A.赞扬了新文化运动反侵略的功绩B.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C.反思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局限性D.强调应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
2 . 1921年9月,郑振铎在《儿童世界宣言》中写道:“以前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小学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杂志),宗旨就在弥补这个缺憾。”由此可知,《儿童世界》出版有利于
A.加速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B.弥补尊孔读经运动的不足
C.推动新文化运动走向深入D.促进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
2021-0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学家陈旭麓说:“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前此七十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他意在说明
A.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B.新文化运动缺乏时代创新性
C.中国近代化一脉相承D.新文化运动割裂了历史传统
2021-02-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旨在说明
A.进行社会改良的重要性B.推翻君主专制的重要性
C.启迪民众心智的重要性D.政治形式变革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强调对本国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对该学者思想理解准确的是
A.全盘接受西方文化B.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C.东西融合取长补短D.彻底否定西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1年,梁漱溟指出,“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已经成为糟粕B.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C.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的极端倾向D.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C.孙中山、陈独秀D.康有为、孙中山
2019-01-30更新 | 30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9 .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