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胡适曾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据此推断,在胡适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文化转型B.学习西方C.弘扬传统D.思想解放
2 . 20世纪初期,"求进步的中国人"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逐渐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这说明
A.对中医学的认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B.中医具有经验主义医学的局限
C.中医学进步必须学习西医学D.中医学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古代以传播宗教与科技知识为主;进入近代,学西方以科技、政治内容为主;民国初则由制度转向文化。由此得出
A.传播者的身份影响传播的内容
B.整个过程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C.西学逐渐取代中学的文化主流
D.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5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除了批判封建礼教和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外,一些知识分子还对不讲卫生、缠足、懒惰、奢侈、贪腐、不诚信等社会行为进行了批判。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具有直面现实的批判反思精神B.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价值
C.体现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D.促进近代政治格局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资中筠先生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很深的旧文化底蕴,绝非盲目的批判和扬弃。他们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华。另外,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这种观点
A.全面系统地评价了新文化运动B.体现作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观
C.不利于正确地认识新文化运动D.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偏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A.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8 .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2020-07-04更新 | 835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8年严复慨叹:“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天地,泽被寰区。”这说明严复主张
A.学习西方进化论变革制度B.利用本土文化救亡图存
C.融合中西方文化维新变法D.与时俱进适应主流文化
10 .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国民》《新青年》《新社会》《新生活》《新村》《新生命》《新教育》《新新小说》《新妇女》《新人》《新学生》《新共和》《新湖南》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