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或许因为憧憬并未迅速变为国人期望的美好现实,于是人们开始追索何者应对中国基本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负责。武力的辛亥革命被认为名实不符,而新文化运动则开始被相当一部分人寄望为“真正的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成效B.思想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
C.全盘西化是国家的出路D.新文化运动深化了革命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西文化论战中,文化学家陈序经提出全盘西化论,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主张“要格外努力去采纳西洋的文化,诚心诚意地全盘接受它”,并指出“在今日,西洋文化就是世界文化”。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旨在(     
A.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B.否定文化应有的民族性
C.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以时代性改造传统文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哀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材料二   “五四”以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少数几个,“五四”以后,这类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五四”后一年中,新出版的刊物多达四百多种。191912月,《新青年》在《本志宣言》中提出了自己构制的新的社会蓝图。一些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引入科学的概念,就是要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引入民主的概念,就是要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以解放中国劳苦大众为宗旨B.重视提升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C.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D.始终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2023-02-09更新 | 373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20年代,国内的诸多政治团体竞相标榜自己的“革命”性,如无政府主义派倡导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倡导阶级革命,中国国民党倡导国民革命,中国青年党倡导全民革命等,政治氛围仿佛变成了“不革命即是反革命”。这(     
A.是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的表现B.体现了国人彻底改造国家的意愿
C.说明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已开辟D.反映出当时各派救国方案的趋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4年,在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推进下,上海大学师生主动附设了平民学校,专门招收失学工人等劳动者,开展工人教育,向工人们揭露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宣传革命主张。这一现象(     
A.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进程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C.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D.说明了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复兴的关键不在器物,也不在制度,而在于国民素质,要从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启蒙,改变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鉴于此,他们大力提倡(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一文中说,学生作文的标准就是“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其理由就是“国语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不能用古文发表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胡适主张(     
A.实现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B.增加国文教学中的西方元素
C.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历史价值D.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
9 . 有人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高举起的大旗是(     
A.“民族     民权     民生”B.“自强”“求富”
C.“民有     民治     民享”D.“民主”“科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青年杂志》第1卷)提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 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基于以上认识,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维新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