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在1918年,像李大钊这样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的文章还只是个别的。到了1919年之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刊物上,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理论文章,最有代表性的是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报刊业的繁荣发展B.早期共产党人成熟
C.五四运动有力推动D.封建思想得到清算
2021-05-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清代的雍正皇帝可以代表历代开明皇帝的思维,用儒家治国,用佛家治心,用道家治身体。基本上是多元并举,不仅国家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谁也不排斥,这是中华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

——摘编自余秋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材料二   中国文化的交融创新图示: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20世纪初国内一些报刊对十月革命的相关报道,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文章署名出处时间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新青年》1918.11
《俄国两政府对华政策》(国民党代表)戴季陶《星期评论》1919.9.4
《俄国革命五周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导》1922.11.2
A.各界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趋同
B.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多元性
C.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条件已成熟
D.人民普遍拥护俄国革命道路
2021-05-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4 . 以下是陈独秀在1920年12月1日写下的《主义与努力》一文

我们行船时,一须定方向,二须努力。不努力自然达不到方向所在,不定方向将要走到何处去?

我看见有许多青年只是把主义挂在口上,不去做实际的努力,因此我曾说∶"我们改造社会,是要在实际上把他的弊病一点一滴、一桩一件、一层一层渐渐的消灭去,不是用一个根本改造底方法,能够叫他立时消灭的。"又曾说∶"无论在何制度之下,人类底幸福,社会底文明,都是一点一滴地努力创造出来的,不是像魔术师画符一般把制度改了,那文明和幸福就会从天上落下来。"这些话本是专为空谈主义、不去努力实行的人而发的,譬如船夫只定方向,不努力,船如何行得,如何达到方向所在?

但现在有一班妄人误会了我的意思,主张办实事,不要谈什么主义、什么制度。主义、制度好比行船底方向,行船不定方向,若一味盲目的努力,向前碰在礁石上,向后退回原路去,都是不可知的。

我敢说,改造社会和行船一样,定方向与努力二者缺一不可。"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这话真是不错。


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0-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5 . 近代思想演变与革新

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既是政治史,也是思想史。

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

人物主要主张
李大钊(18891927社会主义是人类共同觉悟的新精神:
社会主义是能够拯救中国的一种运动和制度:
社会主义是建立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社会主又政权建立后要对生产及交换机关实行社会化,把大企业、银行。运输和大商业收归国有,能否处理好经济问题是社会主义能否得到发展的关键。
陈独秀(18791942批驳基尔特社会主义,反对以资本主义发展教育及工业的道路,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俄国式社会主义:
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分析,资产阶级虽然幼稚,但力量集中雄厚,农民散漫势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简单等使农民难以加入革命运动,工人阶级不是独立的革命势力。
大革命失败后主张取消主义,认为大革命的失败是共产国际联合战线政策造成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已是资本主义占优势的社会,应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作为主要打击对象。
毛泽东(18931976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无产阶级的政党建设:
各革命阶级组成联合政权。

——摘编自俞祖华、王国洪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


阅读上表中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历史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大致经历了如下讨程:
时间人物载体内容或发行情况
1898上海广学会《泰西民法志》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1899传教士李提摩太《万国公报》提到马克思的名字
1903马君武《译书汇编》以唯物论解释历史、以阶级兌争为历
1906朱执行《民报》苏扬言全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1912同盟会会员《民生日报》全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部分
1918李大钊《言治》季刊介绍歌颂十月革命
1918李大钊、陈独秀《每周评论》第一次刊载《共产党宣言》摘译
1919李大钊《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
1919李大钊《新青年》编辑了《马克思研究专号》
1919李大钊北京大学高校讲坛介绍马克思主义

——节选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因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
2021-07-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意图是(  )
A.切实解决中国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
B.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切合中国的实际
C.提出问题与主义之间是不可兼容的
D.为新文化运动指出正确的努力方向
2022-02-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百灵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917年,有记者在《新青年》上以《俄罗斯新政府之设施》为题,广泛介绍某次革命后的俄国政治,如承认女子公权、允许芬兰独立等,“凡此诸端……无一非民治潮流之结果。吾人于此,可知其前路之大凡矣。奈何世人犹有疑俄人或将仍留君主国体者”。由此可知,该记者
A.肯定二月革命,关注俄国民主化进程B.赞扬十月革命迎合民众的利益诉求
C.认同十月革命否定沙皇专制的合法性D.支持二月革命对俄国国家权益的维护
9 . 1923年,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友俄”与赞成“友美"的比例为5:1;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7%,居第一位。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A.在中国开始普遍宣传B.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C.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被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受
2022-01-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举行演讲大会。李大钊作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该作品体现了
A.论证中国革命的正当性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肯定民众的历史主体性D.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