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64年,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以增加粮食产量的设想,并研究培育出一批“野败”型不育系和保持系。1972年10月,该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还成立了全国研究协作组。这说明
A.科教兴国战略得到了有效贯彻B.农业技术创新取得较大成就
C.科研创新受政治运动干扰较少D.计划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2022-01-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说明了
A.航天技术决定了国家兴衰B.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C.中国科技已全面领先世界D.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3 .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选项中,与下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时间重大成就
1964年中国第—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卫星,标志着中国的③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A.三1973年深潜工程B.三1970年核技工程
C.五1967年空间技术D.五1970年探月工程
2021-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成就表(部分)

时间主要成就
1964中国第一颗①(名称)爆炸成功
197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名称)发射成功
1973③(人物)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成功
1983中国“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3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材料三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摘自《邓小平文选》


(1)填写材料一中空格部分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科教领域实施的国家战略,科技和教育的地位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地区上空升起了第一朵“蘑菇云”。它表明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D.“银河一I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6 . 1955年9月,钱学森在乘船离开美国时,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毅然归国的留学生
人物简介
竺可桢
(1890-1974)
1909年考入唐山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 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6 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邓稼先
(1924-1984)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 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
苏步青
(1902-2003)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 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效力。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钱学森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1951年,约里奥·居里(法国共产党员)让从法国回国的中国科学家传话给毛泽东:请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1958年,毛泽东论断:“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由此推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现实意义在于
A.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B.打破了敌人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C.有效制止了核武器发展D.使中国拥有反击核战争的能力
2020-10-18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8 . 据《中国科学院编年史》记载,从1955-1970年,中科院年度大事共209项。其中36项属于与核弹、导弹和卫星都相关的通用性事件,27项与核弹相关,14项与卫星相关,7项与导弹相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实施了提升国防能力的战略决策B.高新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C.建立起现代化的海陆空防卫体系D.载人航天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说:“西晋葛洪的处方给了我灵感。1971年,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后才出现的。”屠呦呦用自己发明的“中国神药”拯救了数百万非洲人的生命。上述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屠呦呦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客观原因是
A.中国青蒿分布广泛
B.传统中医的助力
C.屠呦呦的不懈追求
D.非洲人民的信任
10 .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共有19名教育、科学科研界代表入选。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B.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发现
C.“南优二号”的成功培育
D.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
2019-02-11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