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

材料一8世纪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就开始回升,财富的增长和贸易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罗马法的兴趣提升,尤其是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一些大学的产生。1113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内部发生的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反映的正是关系微妙的教权和王权之争。进入13世纪,受惠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阿拉伯文化倒流回欧洲,代表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的阿维洛伊哲学与代表正统的基督教神学的阿奎那哲学开展了激烈论争。这些富有时代意义的哲学论争对大学生十分有吸引力,因而与这种论争有关的科目,如逻辑学处于十分受宽的地位。

——摘编自许晓平《西方大学起源的社会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早期大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着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的大学。1950103日,在人大的开学典礼上,刘少奇明确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以为工农服务为目的的。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应该是为这一目的而服务的。”其本科8个系主要为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等。在中国的高校中,人大是最早聘请苏联专家且聘请数量最多的学校:至19504月,到人大进行援助的苏联专家共有36人。195011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党组,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了中共对高校的领导。

——摘编自刘颖《建国初期中共新建高校的特点及其影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大学被称为“新型”大学的原因,并阐述其影响。
2021-03-11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新。

——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材料二   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国家复兴教育的举措。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势力不断深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学校以输入他们的宗教和文化,1839年美国人布朗在中国澳门开办的玛利逊学堂,“校中教课,为初等之算术、地文及英文”。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后,洋务派在国体基础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洋务教育。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相继在各地兴办了大量新式学校。洋务学堂将西方自然科学作为主要课程,包括数学、格物、化学、具体的技术等课程,另外开设了“四书”“五经”课程,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曾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欧美、日本学习自然科学、先进技术。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为了经济、政治的发展,政府开始重视教育。1843年,贺拉斯·曼主张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1852年,美国政府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些大学开始设立教育学课程。19世纪90年代,师范学院设立,之后师范院校越来越多;为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广办工农商学院,耗费巨资修建实验室和扩建图书馆,奖励学术成就突出的杰出人才。19世纪末,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门类有100多种;1916年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系统、集中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提倡启发式教学。

—摘编自《美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其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