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魏孝文帝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这种特点的服饰只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穿着需要。而在汉族的衣冠制度中,在形质、质料、图案花纹、色彩及各种装饰品上有着严格的阶级地位区分。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加速民族交融B.规范统治秩序
C.减少改革阻力D.缓和民族矛盾
2 . 某诏书中写道:“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决定将少数民族姓氏改为汉姓,颁布该诏书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3 . 下侧罗列某时期不同民族间通婚统计数据,可用于说明
A.商鞅变法的影响B.诸葛亮治蜀的成效
C.孝文帝改革的结果D.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作用
4 . 北魏孝文帝非常注重推崇中原的儒家文化,他建立孔子庙,举办祭孔活动。其做法的目的不包括
A.吸收汉族文化以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B.弘扬儒家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学习汉族文化以推进其改革的发展
D.传承儒家文化以丰富中原文化的内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2021-04-17更新 | 32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材料中“露田”和“桑田”的来源是(     
A.政府掌握的土地B.地主原有的土地C.农民开垦的土地D.地主兼并的土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曾提到“我以平城无漕运之路,京邑民贫。今迁都洛阳,欲通四方之运"。这反映出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A.洛阳交通便利B.中原文化繁荣
C.北方气候寒冷D.江南经济发达
2021-01-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下面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迁都洛阳B.颁布均田令,实施租庸调制
C.穿汉服、说汉话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
汉姓长孙
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2020-11-12更新 | 14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