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魏孝文帝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2021-04-17更新 | 325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
汉姓长孙
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2020-11-12更新 | 146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2020-05-06更新 | 465次组卷 | 44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采用官吏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A.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2019-04-17更新 | 1152次组卷 | 5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对这种现象的错误理解是
A.汉族以此行为表示抗议
B.各族人民互相学习
C.民族融合
D.游牧部落的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原
2019-04-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
2014·上海·高考真题
8 .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B.西汉
C.唐朝D.北齐
2019-01-30更新 | 1755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北方民族融合D.恢复和发展经济
10 .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