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魏孝文帝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________成为历史潮流。

(2)内容:实行________,推行________________等,又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

(3)意义:有效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________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________,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06-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前案)
2 . 某同学笔记上出现下表,他记录的是
颁布新法改革旧制
政治迁都洛阳官制汉化
社会奖励通婚改姓氏、禁胡服
文化礼乐祭孔禁胡语

A.平王东迁B.光武中兴C.诸葛亮治蜀D.孝文帝改革
3 . 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改革背景是什么?
(2)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4 . 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缪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能得甲首(军队中的小军官)一者,赏爵一级、益田 一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蜻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不少拓跋贵族“丕雅爱本风, 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都,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

——摘编自《魏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2021-10-21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________改革时,颁布________,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均田制表
受田者露田(死后还给国家)桑田(不再收回)
一夫一妇120亩20亩
丁男20亩为户主者有20亩
男18岁以下

2021-08-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前案)
6 . 下列对北魏统治者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面临的局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B.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C.社会矛盾相对缓和D.与汉族相比,鲜卑族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7 . 北魏中后期的魏孝文帝改革时对自十六国以来北方民族融合的一次全面肯定和总结……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因素有
①民族矛盾尖锐   ②阶级矛盾尖锐   ③农民起义不断   ④孝文帝倾慕汉族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 .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2021-04-17更新 | 32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因素有
①社会矛盾的尖锐   ②冯太后的推动   ③农民起义不断   ④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学经典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