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0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掌握中枢大权之后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万历元年,他提出“考成法”,加强对官员的考察。考察的方法,是逐级考核。内阁稽查六科,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及六部稽查巡抚、巡按,抚、按考察地方官员。此外,建立了随事考成的制度,要求各衙门将逐日的章奏登记,立文册两本,一送六科,一送内阁,实行一件,注销一件,每年每月针对事情的完成程度加以考察。张居正竭力整饬边防,派戚继光在蓟镇整顿防务,修筑边墙,派名将李成梁防守辽东。裁减冗官冗费,甚至要求皇室节省开支,积极清理历年拖欠的税赋。重新清丈全国土地。从万历六年到万历十一年,清丈基本结束。清丈后的田地总量,比弘治时期的田地总量多了300万顷。推行“一条鞭法”的赋役改革。一条鞭法的实质,是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它使原先繁多的杂税归于一条,又将原先按丁征收的役改由丁、田分担。


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死。此时,户部太仓储银超过600万两,京师储粮达700万石,是隆庆年间的三倍。“海内肃清”,边疆稳定。万历十二年,神宗下令查抄张居正家。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也多被中止。

——摘编自社会科学院《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改革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初年的赋役制度主要沿袭了前代的赋税制度。在这样的赋役制度下,本应承担较多赋役的地方豪强为了逃避田赋和徭役,便通过勾结地方官员,隐匿人口、伪造文书、修改田则。随着地方贪腐之风日盛,田地被富豪不断兼并,贫苦农民无田却承担重赋,整个国家财政根基受到侵蚀,底层矛盾也不断激化。为应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有:第一,“赋税合并”,即将徭役跟税收合二为一。第二,“摊派到家”,赋税或徭役直接面向人民。第三,“白银征收”,所有的赋税或徭役均以白银的形式由国家接收。第四,“直收直运”,一切金银均由国家派专人收取。一条鞭法推动中国古代传统的财政税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王人骏、赵海月《税制改革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明朝的赋税改革体现出“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手续简化”的特点。对这一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A.“赋役合一”的具体办是摊丁入亩B.“按亩计税”的基础是政府推行均田制
C.“用银交纳”的方式适应了货币白银化D.“手续简化”的具体表现是纳庸代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张居正指出:“……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可知,张居正
A.否定重本抑末的正统思想B.主张农末适均思想
C.代表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D.顺应社会变革需求
2020-07-28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荣成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明代各种文献,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有二,一是以杨廷和为代表,二是以张居正为代表。

嘉靖初年,杨廷和“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五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幸得官者,大半皆斥去”。到嘉靖八年,大学士李时称国家财政充盈,仅太仓所积“可支数年”。

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万历二年,因张居正的推动,便议定:“除完纳八分……仍照例每年带征二分。”即增加到“十分”才能考满。至万历四年,又规定:“见年应征钱粮完数不及九分,府州县掌印管粮官,照例降调。”进一步推广一条鞭法,加大折银范围和数量,并不断提高折价,其折价与粮价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这种折银方式,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摘编自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

——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廷和改革与张居正改革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0-07-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正及揽大政, 登首辅,概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前清。用李成梁、成继先,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 蛮累世负团者,次第遭将刚平之。力年富国,文仓集可变十年,间寺(具部下设机构)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相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摘编自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万历十二年....籍没张居正家,林连颜多,上日:“张居正钳制言官,蔽赛联聪,专权乱政,周上负思,谋四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刚愎自用,成权震主。身死未,通遭剥夺,并籍其家,子补皆不保云。

——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和材料对张居正的评价及依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居正“祸发身后”的原因。
2020-04-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中原金科大联考高三4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中叶以来,官僚集团的贪污腐败和效率低下问题日益严重。内阁首辅张居正“勇于任事”,大刀阔斧地发动了一场改革运动。他于万历元年创立了被称为“考成法”的监督机制。考成法规定,凡六部、都察院奉旨办理或转行其他衙门办理的事情,都要根据距离的远近和事情的缓急程度规定一个处理期限,记录在册,一册送到相应的科注销,一册送到内阁以备查考,并规定了由内阁核查六科、六科核查部院、部院核查抚按的严密监督程序。经过张居正的大力整顿,官僚队伍的素质和官僚机构的效率都有很大程度提升,为进一步解决财政困难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分析张居正改革实施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的“考成法”所起的历史作用。
2020-03-17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南阳一中信阳高中漯河高中平顶山一中)2020届高三3月线上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20·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万历新政十年间,张居正主持国政,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整顿和改革措施。《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的这些举措
A.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威胁B.削弱中央和地方的守旧势力
C.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D.对制约相权起到一定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72年明神宗十岁继位,次年改元万历。同年,张居正成为明皇朝最有权势的内阁首辅。史称:“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权势,张居正对明朝旧政积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前五年着重从政治上整顿官府和吏治,后五年重点转向经济改革。为了改变吏治腐败和因循敷衍的官场恶习,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包括月考、岁考,建立起严密的考核制度。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条鞭法:将赋役以及土贡方物等杂征皆合并为一项,一律征银,按人丁和田亩分摊;赋役额数以州县为单位,原有赋役额不准减少;赋役额由地方官直接征收。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九个月后,明神宗下诏削去张居正的官秩,并抄了他的家。张居正的改革成果也大多付之东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新政的目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的历史进步性及改革失败的根本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