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俄国农民将村社叫做“米尔”,它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是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村社被俄国人视为“特殊的俄罗斯精神”。阅读材料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村社这个封闭的宗法制的小天地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唯有集体才有意义。农民的一切一土地、婚姻、社会地位等,都是米尔给予的。在农民的意识中,米尔是至高无上的和万能的。农民们感叹:“谁能大过米尔?别与米尔争!”米尔就是伟人,来尔就是伟业哪里有村社的手,哪里就有我的头”;“不可控告米尔,唯有上帝审判它”。面对米尔,农民们感觉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将自己交给村社才有出路。村社是自己的精神依靠和物质保障,所以他们“紧抱着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没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

——罗爱林(《试论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村社大会成员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是年轻化,不再是长者的统天下;第二,农村成年男子大批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如女参加村社大会愈益有普遍性;第三,村社无地成员在土地上无表决权,但在讨论其他问题时享有充分权利。

——【俄】普·思·兹里亚诺夫(十月革命与农村村社》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改革后俄国村社组织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村社组织的存在对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的影响。
2021-03-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关于此段材料的评述错误的是
A.俄国1861年发生了废除农奴制改革
B.这场变革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C.经过这场变革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这场变革彻底摧毁了沙皇专制制度
2021-07-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村社制度是俄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组织形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俄国村社制度是中世纪后自发形成的,并在 19世纪中叶前的俄国农村长期占据主体地位。村社的土地由成员共同拥有,依据内部约定俗成的惯例在成员中定期平均分配,强调平均主义。村社管理分为两个层面,"立法"层面是由村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的"长老会议"制度,日常生产生活管理层面的最高权利机构是村会,由村内各户家长组成。……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带来了根本性变化,村社组织的官方机制得以强化并占据主导地位,村社的政治、社会与经济的二元职能逐步消亡。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世界依靠集体主义的团结一致精神强行支撑运转的传统被打破,在思想观念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农民独立个性意识的增强。

——摘编自范鹏,陆雷《俄国村社制度变迁及其对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制度的变化。
(2)结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分析村社组织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4 . 沙皇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发动者,在推动俄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很早便认识到尼古拉时期对外政策的软弱无力,为恢复俄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威信,沙皇和政府开始寻找新的途径、采取新的措施改变内政。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改革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学术探索,俄国学者终于认识到沙皇在改革开始阶段的重要作用,逐渐摒弃“革命形势”说和“自下而上”说等陈旧结论。

——摘编自张广翔《俄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的争论》

材料二   改革派属于既得利益集团,其带土地解放农民的主张体现出其进步性,得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最终废除农奴制,授予农民土地,从而强化了改革派的力量。改革虽然没能解决俄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最核心最尖锐的农民和农业问题,但它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不能因此而忽略改革开始后陆续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改革的进步意义。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学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原因的认识变化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派的主张在1861年改革中是如何实践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统治者的改革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2020-06-2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届高三仿真训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给领地农民的处境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民不仅摆脱地主统治获得了自由……社会因素则日渐提高。一个人是否有成望,在很大程度上决于他的经济状况,他所担任的公取、所受的教育、同颇具影响力的人们的关系及其个人能力。就对财富的崇拜而言,便有多种多样的表现行式。……富裕农民受人尊敬,常有人前去讨教,他们本身也都自以为是。

——(俄)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

材料二 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三 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遗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明治维新中地制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局限
6 . 下面是俄国每俄亩土地出卖的价格变化(单位:卢布)。图中所示现象
A.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B.使俄国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C.有利于俄国农民改变贫苦的生活D.彻底改变了俄国地主土地所有制
2020-08-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今,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政治改革是指什么?它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这个变化,主要就表现在新体制通过大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重视。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新体制”是以哪部法律文件为基础逐渐确立起来的?概括“新体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依据材料三,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2020-04-2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精创】-第0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练习(2)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明治维新不是由于社会内在的成熟而引起的革命,而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立足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一位被恢复权力的年轻天皇的诏书被用来加强服装、发型的变化以及法律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新的学校制度的创立,西方音乐、文学和会计的采用,以及新银行、新工厂的建立,与一支近代军队、一部宪法和一个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同时并进,都是革命的目的。

——【美】弗兰克·吉布尼《明治:一次文化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指出日本人“‘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日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并说明这种“神话”对19世纪末中日关系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二,概括明治维新的特点。
(4)日本明治维新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俄国1861年改革某种程度上则主要是在于“社会内在的成熟引起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020-06-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劳动力模式的变化
以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化为前提的劳动力模式变化,是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50年代2.5万名中国劳工生活和工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1853~1854奥地利的农奴获得解放
19世纪60和70年代法国人运送了5万名印度劳工至加勒比海地区
1861年俄国农奴获得解放
19世纪70年代日本颁布法令使工人和农民获得自由
19世纪80年代525万移民来到美国

——摘自(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材料中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改变了本国劳动力状况?
(2)大量移民前往美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如何理解材料中主要国家19世纪中后期劳动力变化的态势。
2019-11-0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区2015届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这说明1861年改革
A.没有给俄国带来变化
B.阻止了俄国近代化
C.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D.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