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慈禧以谋反的罪名斩首于菜市口。在行刑之时,围观的百姓几乎个个都在拍手称快,还有人向刽子手扔赏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畅快与喜悦。由此可见(     
A.民众的思想启蒙尚需加强B.戊戌变法损害了大众权益
C.戊戌变法推动新思想传播D.清政府统治基础得到强化
2 .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对其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均摆脱了内忧外患B.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C.均未涉及教育改革D.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2023高三上·浙江·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是的创办(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D.清华学堂
2022-12-06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戊戌变法期间,李鸿章在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今日明昭多由康有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据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先后发布的诏令就有184条之多,这些措施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这些反映出维新派进行的此次变法(     
A.触犯到守旧派的利益B.未能促进国人的觉醒
C.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D.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2022-06-09更新 | 12807次组卷 | 97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志士,主张变革政治,宣传维新思想,抨击封建思想文化。这一事件史称(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清末“新政”D.民国宪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2021-12-27更新 | 1188次组卷 | 7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测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021-08-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迎考练习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
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
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2021-03-01更新 | 1090次组卷 | 14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新高考)-专题04列强侵略与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