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总统实行专权B.避免共和名存实亡
C.防止袁世凯倡复辟D.践行三权分立原则
2022-08-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穆尼埃在《人权宣言》中写道:不满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的人们愤而组成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定宪法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议会,并且调集大批军队集结巴黎附近。民众们推翻了国王,并且开始以新的理想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不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1)材料反映出穆尼埃认为发表《人权宣言》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中包含的“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有哪些?概括指出这些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3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的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全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部都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这一中间体的成员就叫做行政官或者国王,也即是说执政者。所以有人认为人民服从首领时所根据的那种行为绝不是一个契约,这是很有道理的,那完全是一种委托,是一种任命,在那里,他们仅仅是主权者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并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位思想家主张的异同。
⑵分别说明材料一、二中两种思想的历史影响。
2013-06-21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4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弹劾之。
(1) 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引自何文件?有何局限?19世纪60年代是如何弥补这一局限的?
(2) 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引自何文件?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共性?
2011-04-08更新 | 5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权宣言》的颁布
A.彻底否定绝对的君主主权B.按卢梭的理想实施直接民主
C.号召人民整体参加法国大革命D.实现了人人平等
2011-02-16更新 | 6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三大革命产生了三个划时代的文件:《权利请愿书》《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20世纪在总结文明进展和法西斯主义灾难的基础上,又出现联合国三大人权文件:《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这六大文件,体现了普世价值的具体内容,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又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袁伟时《批判普世价值是没文化的表现》
(1)材料中提到的《权利请愿书》《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等文件阐释了哪些普世价值?
(2)为什么17、18世纪三大文件阐释的普世价值到20世纪又加以重申?
2010-04-06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0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