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1·广东梅州·二模
1 . 英国史学家埃德蒙·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一书中写道:"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破坏性大并且过于追求形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
2 . 漫画《向自由献祭》是英国近代漫画家吉尔雷对法国大革命解读的画作之一。(画作下面坐在巴士底狱废墟上登基的自由女神正接受路易十六的朝拜,手持的权杖上端悬挂着象征自由的弗吉尼亚小红帽,自由女神对国王说:“从自由神的手中再次接回你的皇冠吧!”)据此可知
A.画作充满现实主义气息B.作者讽刺英国政治保守
C.作者带有保守主义倾向D.作者担忧革命者的激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020-04-22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3作用、影响、意义类主观题
20-21高三上·福建·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街道上的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纷纷拿起武器,撩起裙子,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10月5日,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众发动“凡尔赛人游行”,迫使路易十六接受《人权宣言》。这反映出当时法国妇女
A.成为革命的核心力量B.政治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
C.实现男女平等的诉求D.追求民主共和的愿望强烈
2020-03-30更新 | 15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16工业文明的升华与拓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D.普法战争爆发
2019·湖南株洲·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英国近代漫画家吉尔雷的一幅代表作。图右坐者为自由女神,跪者为路易十六。据此可知
A.路易十六点燃法国革命
B.美国是法国革命的模板
C.作者抨击英国君主制度
D.历史事件象征意义深远
2009·海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2019-01-30更新 | 56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16-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4222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名师原创历史2018年专题卷:专题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4·全国·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

材料二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

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态度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

2016-12-12更新 | 205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三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