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2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 . 一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2-08-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死伤及经济损失,有识之士希望建立一个国际组织,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共同处理纠纷,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的教训B.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
C.美国的提倡D.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
2022-07-17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存在于人心而被道德戒律束缚的个人物质私利的恶魔至此得以解放。”亚洲的反现代化批评实际上是“一战”及战后西方惨状和悲观的产物。但许多的亚洲批评者只有经过一些西方的东方主义者的鼓励之后,才对他们自己和自己的观点产生足够的信心。其中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对亚洲的观代化批评者如印度的甘地、中国的张君劢和梁启超等有直接的影响。

——据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等

材料二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运动,近五百年的世界历史,就是一个现代化孕育、生成并扩散、推进的过程。在“抗拒”与“接受”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有时可以强大到如此地步,以致在非常长的历史时期里,正是它在主宰社会的走向。这个立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从而为避免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挑战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它企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它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传统”过渡。如果其不能在过程中逐渐融入现代化,那么暴烈终将产生。

——摘编自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亚洲反现代化思潮高涨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中的观点,评析洋务运动。
2022-07-15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近现代史单元检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说:“参与一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一战后,埃及、摩洛哥等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激发了非洲的民族意识B.对非洲传统经济打击沉重
C.促使殖民体系走向崩溃D.推动了非洲民族文化复兴
2022-07-10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漫画使历史更鲜活,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英国画家于1912年10月创作的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时代状况是(     
A.殖民扩张激化了列强矛盾B.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瓦解
C.巴尔干地区种族矛盾尖锐D.新的世界性战争迫在眉睫
6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这说明,一战
A.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D.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022-06-28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7讲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国家寻求霸权的途径。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作为“战争的结果”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列举两个“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斗争的地位。
2022-06-21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大国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       
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
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2022-06-14更新 | 442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2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高考真题
9 . 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段欧洲国际关系大事记,据此可知,当时
1873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三皇同盟”,规定一旦发生他国进攻的危险时,三国必须商定“共同的行动办法”。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条约,保证三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相互援助。1892年,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1904年、1907年,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
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A.欧洲陷入两大阵营的对峙B.各国间利益冲突尖锐复杂
C.军事同盟关系可靠性降低D.德国成为国家矛盾的焦点
10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意识到这是在华重构势力格局的绝好时机.故山东成为其对德宣战的借口,也成为其为进一步侵华囤积力量的基础和跳板。可见,日本参战的主要目的是
A.反对列强侵略B.争夺世界霸权C.扩大在华权益D.克服经济危机
2022-05-24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