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法国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导致了法国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B.战后分赃中法国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C.对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深远
D.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
2022-06-2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笔记起止时间:1914—1918。

历史背景:英、美、俄协约国和德、意、奥同盟国

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激化。

战争性质: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

——一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材料四   一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
3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这说明,一战
A.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D.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022-06-28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880年到1914年间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变化统计表(单位:万人)》,这说明(       
1880年1890年1900年1910年1914年
俄国79.167.7116.2128.5135.2
法国54.354.271.576.991.0
德国42.650.452.469.489.1
奥匈帝国24.634.638.542.544.4
意大利21.628.425.532.234.5

A.法德间矛盾日益尖锐化B.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
C.欧洲国际关系趋于紧张D.各国军力对比差距扩大
5 .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这一观点(  )
A.深刻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B.委婉地批评了欧洲的绥靖政策
C.力图为美国开脱战争的罪责D.有利于全面分析战争爆发原因
6 . 世界稳定与大国政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开始后,两个交战集团内部进行着频繁外交活动,通过谈判协调彼此利益冲突,谋划制订出一个符合各自掠夺利益的战后分赃计划。但是,军事上的失败导致同盟国一方的掠夺计划破产。

——陈文艺《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征服土耳其主要是依靠印度的人力,但是英国对古老土耳其帝国残存部分的主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插曲。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材料三   巴黎和会……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英、美及俄国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
2022-06-0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灾难时期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著作《极端的年代:1914-1991》,把1914-199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随后就是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二图片的提示信息,说明“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的史实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两大史实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2022-06-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B卷)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列左图到右图政治格局的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A.客观上引发民族意识的觉醒B.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C.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促进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9 . 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段欧洲国际关系大事记,据此可知,当时
1873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三皇同盟”,规定一旦发生他国进攻的危险时,三国必须商定“共同的行动办法”。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条约,保证三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相互援助。1892年,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1904年、1907年,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
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A.欧洲陷入两大阵营的对峙B.各国间利益冲突尖锐复杂
C.军事同盟关系可靠性降低D.德国成为国家矛盾的焦点
10 . 生铁、钢、煤是战争中的重要军事储备,如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导致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1917年
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
生铁22225015
19215816
394331851340
A.中国对德宣战B.俄国率先退出一战C.美国放弃中立D.德国元气大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