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夏,复杂的联盟体系将局部战争演变成为欧洲规祺乃至于全球战争。许多交战国为全面战争组织了全部的人力,动员了他们海外殖民地的全部资源,战争动员被逐步引向国家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如政治、经济、外交、舆论、民众心理等,形成国家战时体制。1914年,飞机在侦察和舆论方面发挥作用,到1918年英国成立空军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军种;1915年春,德国首先使用毒气,致使1.5万人中毒身亡,成为现代大规模化学战的开端;开始以潜艇大规模袭击商船,潜艇战成为一种新的作战祥式;1915年末,英国最先将坦克投入战斗。战后,一系列析军事理论应运而生。第一次是世界大战是国家联盟之间的无情对抗,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降低了人们对已经建立的政治和文化传统的信任度,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充当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推动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据美日本利特(新全球史》整理


(1)依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之前战争相比所表现的重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全球战争的原因。
2021-08-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12月,在总统时国会的演说中,威尔逊定位美国在一战中的角色―不偏不倚的调解者:“我们是和平的获益者,我们现在热切希望这一特征(即保持中立)可以让我们不用屈从于其他国家。19171月,威康二世批准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318日,包括蓝辛、豪斯在内的大部分威尔逊政府成员主张对德宣战。46日,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德宣战问题。同日,威尔逊发表了宣战咨文,提出“世界叶民主更安全”的口号。191711月,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十月革命,加重了西线的形势。威尔逊于191818日,在国会就战后国际秩序发表了演讲,提出了著名的“战后和平十四点”。这份讲话是威尔逊构建战后世界和国际秩序最为具体的一个方案,几乎囊括了威尔逊时战后世界安排的所有问题。

——摘编自吕源《国际联盟盟约在美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3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英布战争,1899﹣1902年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钻石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南非战争,1809年秋,英国军队开始在德兰士与奥兰治边境集结,布尔人10月11日对英宣战,布尔民兵由此向南部非洲英军主动发起攻击,为征服只有数十万人口的布尔人,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共阵亡两万两千余人。最终英国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与布尔人签订和约,战争结束。战争促使了南非联邦的形成,南非的种族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战争也推动了日不落帝国在海外扩张的终结,从此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收缩,将本身的战略重点转回欧洲,集中营、迷彩服、游击战术、“全民战争”等现象与理论都在此次战争中出现,战争理论家甚至认为“英布战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英布战争一最后一场绅士间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布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布战争爆发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傲视一切,但作为一个姗姗来迟的角色,举目四望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声称:“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德国冤家对头的法国,其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极其强烈,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法国认为实现对德复仇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了,复仇的利剑随时等待着出鞘,重夺欧洲霸权的野心再度膨胀。当时欧洲东部存在的以俄罗斯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则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欧洲文明已经枯竭,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俄德关系迅速恶化。难怪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欧洲大战迟早会爆发,焦点将是日耳曼民族与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交织纠缠在一起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在舆论界的疯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纵利用下,在民众的喧嚣声中,导政欧洲日趋癫狂,局势逐渐失控。

——摘编自金立昕、李新伟《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819日,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了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821-22日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致使德军摆脱了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德军指挥部利用了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经过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第13军、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被围歼。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围歼伊第1集团军。1914915日,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摘编自《东普鲁士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军最终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战役对德军的影响。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国务卿蓝辛早在1917~1933年就帮助奠定了后来冷战和遏制苏联的政策基础。……美国政府本来可以通过许诺提供美元和外交承认的计划,防止苏维埃政府在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和约,从而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但威尔逊和蓝辛却因基本要素(猜疑、相互误解、反感、畏惧、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外交孤立)的存在对该计划“关上了大门”。

—摘编自【美】戴维斯·特兰尼《第一次冷战: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

材料二在美苏建交的问题上,苏联政府愿意在不干涉内政和解决债务问题的基础上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迟至1933年,罗斯福建议苏联派代表前往华盛顿就建交问题直接进行谈判。谈判主要围绕两国债务问题展开,最终苏美两国达成相关协议,并正式建交。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美建交的历史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长久以来,德国和奥地利就一直在想方设法要把日耳曼的势力由小亚细亚扩展到东方。“柏林至巴格达”这个词语可以说是日耳曼梦想的具体表现。与日耳曼的梦想相对抗的是俄罗斯的梦想,俄罗斯希望能把斯拉夫的优势延伸到君士坦丁堡,然后经由塞尔维亚到达亚得里亚海。这两个梦想都是同样的野心勃勃,扩展的路线也是彼此交叉,互不相容,所以造成了巴尔干半岛上各国之间持续不断的动荡,也使得巴尔干各国各自寻找自己的靠山。土耳其向德国求助,塞尔维亚则获得了俄国的支持。罗马尼亚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都是传统的拉丁势力,名义上却是德国的同盟,它们有着更为深远的共同利益。

在这场纠纷中,并不是划分为德国一方和俄国一方。由于1871年的德国过分贪婪,使得当时的法国把它当成了不共戴天的对手。法国人认识到仅靠自身的能力收复失去的领土不太现实,所以对俄国的力量和帮助抱有一种超越实际的想法。法国人不但同意向俄国借款,还变成了俄国的同盟。这种同盟关系表现在,如果德国方面的同盟成员对俄国开战,法国肯定会进攻它们的。

——摘编自【英】韦尔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梦想”争夺的焦点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两国结盟的原因及“两种梦想”对抗的影响。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发生于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乃是在东北亚地域所发生的东方国家和欧洲列强的一次重要的直接较量,是以后东方国家赢得战争而告终的第一场国际性海、陆大战,客观上对于动摇欧洲在东方的殖民体系产生了主要影响。这场战争也是19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不平衡发展而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这场战争,无论从力量的显示与积累,还是从结盟关系的形成与转换,都为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做出了铺垫,所以,日俄战争也被一部分史家称作为“第0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冯绍雷《关于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俄战争也被一部分史家称作为“第0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以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摘编自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
A.委任统治B.国家干预C.绥靖政策D.和平演变
2022-05-20更新 | 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柳树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