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
A.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B.与文明的冲突有关
C.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D.与经济的低迷有关
2022-06-29更新 | 2373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难点专题10两次世界大战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4年圣诞节,士兵们跑到无人区,在有些地方甚至跑到对方的战壕里举行庆祝活动。当苏格兰人、英格兰人、萨克森人、威斯特伐利亚人(注:萨克森、威斯特伐利亚均为德国地名)在一个共用的大墓两边排好队,牧师用英语念诵,一名神学院的学生又用德语念诵了一遍,他们之后又用双方的语言逐字念诵了主祷文:“我们在天上的父……”这段材料(     
A.揭露政府虚假宣传B.预示战争即将结束
C.反映民族矛盾消弭D.折射人类和平心声
3 .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观察下图,指出一战后诞生的新兴民族国家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抛弃了“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反映了(       
A.英德矛盾成为国家间的主要矛盾B.德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企图
C.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D.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5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中立权利的挑战与践踏,威尔逊提出了一种“内嵌”于国际联盟的新海洋自由构想,赋予海洋自由很强的政治与法律意义,主张以集体安全抑制战争,实现“绝对航行自由”。但是,在巴黎和会后期,威尔逊实际上放弃了海洋自由构想,转向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这种变化反映出(       
A.凡尔赛体系下隐藏的矛盾B.两极格局下的对抗与冲突
C.战后欧洲整体实力的衰落D.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诉求
6 .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这一观点(  )
A.深刻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B.委婉地批评了欧洲的绥靖政策
C.力图为美国开脱战争的罪责D.有利于全面分析战争爆发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国家寻求霸权的途径。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作为“战争的结果”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列举两个“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斗争的地位。
2022-06-21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州文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一战是一场持续了四年之久的世界大战,1916年是一战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下列战役发生在1916年的是
①日德兰海战            ②凡尔登战役             ③马恩河战役          ④索姆河战役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9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

——汉森·W·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材料二

时间事件
19319日本制造尤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19377日本制造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
19399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6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12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19421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55德国投降
19459日本投降

——整理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简述“这场大屠杀”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大屠杀”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进程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       
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
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2022-06-14更新 | 4418次组卷 | 34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选修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