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一副政治漫画,漫画家把国际联盟比喻为一座大桥。大桥最关键的一块砖头美国却空缺了。大桥的左边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大桥的下边,山姆大叔正翘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关键的砖头。漫画的主要观点是
A.美国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势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B.没有美国的参与,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很难实现
C.美国倡议成立国联、但国联由英法操控
D.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成效不大,注定难以长期维持
2 .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略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已本国领土或沿海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 “中国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漫画《坍塌的桥》

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一本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空缺”产生什么影响?
(4)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一般是由两个以上跨越国界的政府、社团或个人基于共同的目标和特定的利益而建立的各种组织。国际组织机构则是确保国际组织有效运行的行政管理机构,国际组织机构的落户意味着国际会议、国际活动和国际交往的增加。

材料一   


1   19182017年国际组织数量时序演化特征

材料二   A.19181945B.19461991


2   19181991年新成立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的空间演化

——以上材料均据侯纯光杜德斌《百年来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的时空演化:集聚模式与影响因素》


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初以来新成立国际组织时空演进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022-06-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为《一战后脱离德国的领土》图。仔细观察地图,下列选项中表述合理的是

①“划给法国”指把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
②“法国托管”指把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
③“但泽自由市”指把但泽交由德、波两国共同管理
④“划给波兰”指把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2-05-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列两幅地图为不同时期的德国疆域图,导致图中德国疆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B.《凡尔赛和约》签订
C.1939年突袭侵略波兰D.二战战败德国分裂
2020-12-06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一战后脱离德国的领土》图。细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相关解读错误的是
A.“划给法国”指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B.“法国托管”指把萨尔煤矿交法国开采与管理
C.“划给波兰”是为了新建一个民族国家波兰
D.大量领土的“脱离”刺激了德国民族复仇情绪
2020-10-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甲年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亚国际政治格局中已经是一个重要角色了。“二十一条是日本意图谋求在华霸权,妄图将中国变为国中国而制定的,巴黎和会上对于中国青岛问题,和会的实际权力机构“四人会”曾一度给出数种解决方,但均不符合日本加从德国直接接收青岛的意图,日本甚至以不会在国联盟的上签字、退出和会相威胁,最终威尔逊向日本作出让步……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十四点”的评价似乎预示着成威尔逊之行的艰难,他说:“我们打破了上帝给我们的十诫,而对于威尔逊的“十四点”,我们要走着瞧。美国首相劳合乔治的态度和克里孟梭是一致的……新旧势力之间在对中国青岛问通上的分歧表现得特别明显。随着斗争的深入,尤其是日本在关于青岛的主张中拿出“五国谅解”,威尔逊为了与列强妥协而不得不牺牲掉中国的利益。在威尔逊看来共产主义可能横扫欧洲,在这种情势下把日本留在国联,从而维护反苏,反革命活动的帝国主统一战线,是威尔逊当时全球视野的重中之重。

——摘编自刑西敬《五四运动的国际政治背景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推行其“十四点”过程中的态度转变。
2020-09-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8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右图是一副残缺的某国际条约内容示意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开始执行全球扩张政策B.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C.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受到限制D.法国:失去称霸欧洲大陆的机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