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情报因素贯穿着战局的始终。早在1924年,美国海军所建立的无线电侦察机构就将日本海军作为主要侦察对象。1937年,美国海军首先在太平洋海域建立了无线电测向站,美国海军在战前对日军M25B密码的破译也对其后来顺利夺取海战的主动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42年,美国在确定日军进攻中途岛的情报后,就巧妙地给日军造成一种其仍在西南太平洋海域保持军事存在的假象,中途岛海战爆发后,美军情报机构还不间断地将准确的情报传递给各舰指挥员。当美国“海军事先知道日本将要发动进攻的计划”这一消息被公开后,罗斯福总统和幕僚们所采取的装糊涂的态度,却极大地淡化了日军对此事的重视。

——摘编自刘丽《浅析中途岛海战中的美日情报战》

(1)根据材料,从情报战的角度简析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影响。
2024-04-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途岛海战共历时四天(1942年6月4日至7日)。作战双方都力争主动从空中发起进攻,海面和水下的攻击只起了辅助配合作用,充分显示了航母的威力。6月5日这一天,本来处于劣势的美军,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以损失1艘航母、1艘驱逐舰、147架飞机和死亡307人的代价,换来了击沉日本4艘航母、1艘重巡洋舰、击落332架飞机、击毙2000余人的重大战果。对于日本海军来说,中途岛海战是一服清凉剂。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从“巨舰大炮主义”的梦幻中痛苦地清醒过来,但为时已晚。日本人的损失,不仅是在物质上、人力上,精神方面的损失对他们的打击更为沉重。这一仗,彻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太平洋战争形势从此逆转。

——摘编自房兵《决战决胜-扭转战局的中途岛海空决战》

(1)根据材料,概括中途岛海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海战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非殖民化政策的产生并非是要推动世界范围内实现非殖民化,而是要通过非殖民化政策的宣传,增强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决意识,使殖民地与宗主国产生分离,进而实现美国在殖民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殖民化”首次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各种场合宣传非殖民化政策,但是由于国际社会的政治中心仍然在欧洲,威尔逊非殖民化政策并没有得到英法等欧洲宗主国的认可,美国依然被排除在国际政治中心之外。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国际联盟并未做出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实现非殖民化的具体规划。二战是美国推行非殖民化的契机,战争困境要求欧洲宗主国承认美国非殖民化外交政策。美国实践非殖民化政策实践的具体表现是废除殖民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废除殖民主义政治体系,以国际托管形式处理战后非殖民化。

——摘编自张世超《美国二战前后非殖民化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提出“非殖民化”的根本目的,并概括美国一战期间推行非殖民化政策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及战后美国推行非殖民化的影响。
2024-03-22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立特空袭是二战期间美军首次轰炸日本本土,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19424月,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秘密从接近日本本土的“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以低空飞行的方式成功躲避了日军雷达侦测,前往东京等城市执行轰炸任务。B-25在日本上空扔下炸弹时,日军还以为是军事演习,当意识到遭受袭击进行反击时,轰炸机却按计划撤离了。整个轰炸过程仅历时30秒钟,但它的战略意义远超空袭本身。日军遂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攻击中途岛。轰炸结束后,杜立特中队除了8号机降落在苏联海参崴外,其余15架飞机都坠毁于浙江沿海和衢州机场附近。降落中国的75名杜立特队员中,共有64人被成功救起,中国百姓创造了二战史上的救援奇迹。美国成功轰炸东京、中国积极营救美军飞行员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

——摘编自郑伟勇《降落中国:杜立特突袭东京》

(1)根据材料,分析美军“杜立特空袭”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军“杜立特空袭”的意义。
2024-03-1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33年到1935年,苏联先后同美国、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33年7月起,苏联同罗马尼亚、蒙古、中国等邻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1935年,苏联与法国及法国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如受到侵略威胁时,彼此应立即给予援助。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并且成立伪满洲国后,苏联公开宣称将不改变绝对不干涉政策。1935年3月,苏联将中东铁路的权益出卖给伪满洲国。同时,苏联还在库页岛石油开采和渔业协定上对日本作出了让步。苏联还派遣志愿军人直接到西班牙和中国抗击法西斯侵略者。1938年,在德捷危机期间,苏联多次明确表示,坚决履行苏捷条约的义务,支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进行自卫。苏联认为,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就是纵容侵略,就是策动战争。因而就是把它变成世界战争”。

——摘编自郭美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1938年10月苏联在外交上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苏联采取上述外交举措的历史背景。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和德国军队于1944102日至21日在德国亚琛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一场战役,即亚琛战役。此时,亚琛这座城市已经被纳入德国西部边境的主要防御网络——齐格霏防线内;盟军希望能够迅速占领它,并将其推进至鲁尔盆地中的鲁尔工业区。尽管亚琛的大部分平民在战役开始前就已经被疏散,但该市的大部分地区被摧毁,战役双方都遭受了重大损失。此战中美军伤亡5000多人,德军的伤亡人数与美军大体相同,另有5600多人向美军投降。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所经历的大规模城市攻坚战役之一、也是盟军在德国领土上占领的第一座城市。这场战斗以德国守军投降而告终,此战役前不久,德军统帅部还沉浸在一片乐观的氛围中。

——摘编自熊武一、周家法等主编《军事大辞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琛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琛战役的重要意义。
2024-02-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11月3日,美国修改《中立法》,允许英国以“现款自运”原则购买美国军火。其后,由于英国财政困难,美国于1941年3月11日通过《租借法案》,使英国得到70亿美元贷款购买军火。美英两国领导人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立即发表声明,表示援助苏联抗德。7月12日,英国同苏联签订了《关于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决定》。1942年1月1日,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严峻时刻,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26个国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份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从签字国来看,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是单独排在一起,其余26个国家是按照英文大写字母的顺序签字。

——摘编自陈海宏宋敏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纲领——<联合国家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同时执行“先欧后亚”战略。日本乘势南下,占领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并积极策划控制缅甸,已达到完全封锁中国的目的。为缓解缅北紧张形势,英国要求蒋介石派兵入缅作战。1941123日,中英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以“支援英军确保缅甸国际补给线”为目的,赴缅作战。194310月,中国驻印军和中美混合部队从印度率先反攻,揭开了滇西、缅北反攻战的序幕。中国远征军19445月正式发动反攻,强渡怒江,直到19451月,把日军完全赶出国土,3年的滇缅抗战以胜利宣告结束。

——摘编自王学明《跨越国境线的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日本独霸亚洲的野心急剧膨胀。8月制定“大东亚共荣圈”计划,9月,出兵北印度支那,与德意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矛头直指美国,日美关系处于崩溃边缘。1941年2月,罗斯福与日驻美大使会晤,“目的是想鼓励日本政府与美国会谈”;日美两国“在(1941)年初都做好了进行一轮谈判的准备以解决这场危机”。1941年4月,双方同意以《日美谅解方案》作为基础,日美谈判正式揭开序幕。5月,日本对谅解方案作了重要修改,修正案要求美国作出更大让步,对美国的要求和原则置之不理。7月2日,日本作出南进第一决策,24日日军出兵印支南部,同日罗斯福下令对日进行经济制裁,26日宣布对日实行全面禁运,29日,日美第一阶段的谈判宣告破产。

——摘编自张秋生《1941年的日美谈判与太平洋战争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1年日美谈判时的国际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美谈判破产的原因。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1年8月12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代表联合王国英王陛下政府的丘吉尔首相在会晤后认为,出于对世界未来所作的考虑,有必要对两国国家政策的共同原则做出如下规定:

首先,两国不得进行领土和其他形式的扩张。

第二,两国不愿看到发生违背有关民族或人民愿望的领土变更。

第三,两国尊重所有民族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希望被武力剥夺了主权和自治政府的民族能够恢复主权和自治。

第四,两国将尊重各自现有义务,努力使每个国家,无论大国小国、战胜国或战败国,都能够平等加入世界贸易、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其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活的需要。

第五,两国希望在经济领域实现所有国家的全面合作,以保障劳动标准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

第六,在彻底粉碎纳粹暴政后,两国希望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所有国家都能够在各自领土上安全地生活,所有土地上的人民能够永远免于恐惧和贫困。

第七,这种和平将消除一切阻隔,使人类能够踏遍世界上的山山水水。

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出于现实和理想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一切武力,因为只要对别国构成威胁或可能构成威胁的国家继续拥有武器,将来的世界就不可能和平。所以,两国相信,在一个更广泛、更持久的全球安全体系尚未建立之前,上述这类国家必须实行裁军。两国同样帮助和鼓励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爱好和平的人民减轻沉重的军备负担。

——摘编自《大西洋宪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份联合声明体现的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份联合声明的影响。
2023-0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