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明(     
A.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B.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
C.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D.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
2 . 下表是美国广播剧《白宫厨房》和《明天》的梗概。据此可知,两部广播剧(     
创作时间梗概
《白宫厨房》1941年以参议员格雷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与德国和平共处,把法西斯侵略战争看作商业机会;以总统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牺牲一点国家利益,换取一个没有仇恨的安全世界。国会最后通过了总统的主张。
《明天》1944年杰克从北非战场刚回到家。其父就说“既然美国已经坐在驾驶员的位子上,我们就必须要掌控一切,把分支机构开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杰免反对这种思想,愤怒出走。
A.主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B.显示出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严重对立
C.宣扬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D.反映出作者对美国所面临形势的思考
2023-03-09更新 | 1093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这些文件反映出大国(     
A.修正凡尔赛体系的弊端,维护和平B.努力构建新的国际秩序
C.纵容法西斯侵略,加速大战的爆发D.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
2022-11-18更新 | 62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39年11月底,苏(联)芬(兰)战争爆发,美英法等国立即向芬兰提供了包括几百架飞机、一千多门大炮在内的军事援助。英、法还决定从中东基地出发,联合土耳其军队,从南面向苏联的黑海和高加索地区进攻,并拉拢德国一道参加对苏的进攻。这说明当时(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西方大国奉行绥靖政策
C.苏联遭到西方大国的仇视D.反法西斯联盟出现裂缝
2022-11-10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1119日,苏联以强大的兵力进攻了斯大林格勒的南北两面。经过四天的迅速推进,苏军成功地包围了为夺取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城而长期作战的德军。当突围也许还有可能时,希特勒为了保持威望,拒绝批准撤退。相反,德国人试图组织援军从西面冲破苏军的包围圈。经过激烈战斗后,德国援军被卡在距离被围的德军大约不到二十二英里的地方。苏军展开新的合圈攻击,迫使德国援军急速向西撤退,以免在斯大林格勒遭到被切断的命运。德国的迟迟撤退注定了纳粹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命运。194322日德军投降。德军再也不能盼望军事上获得全面胜利了······在1942年夏季和秋季,运送给养的工作迟延不前,直到1943年才有大量的武器、食品和军事运输工具从西方调来,用以供应苏军日常的给养。在北非牵制着德军的一部分力量,在西欧拖住德国的其他后备部队,英美的作战努力对于苏德战场的进程,当然是有深厚影响的。

——摘编自[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格勒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影响。
6 . 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直到20世纪早期的300多年中,一国对另一国使用武力的行为都被认为是行使国家主权的合法行为。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则禁止用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二战后的《联合国宪章》明文规定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国际法上述发展的主要原因应是(     
A.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深重灾难B.国家主权观念被普遍认可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D.人类文明程度的巨大提升
7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传统观点多从经济和国际政治等角度进行研究,后来有研究者从历史传统、文化渊源等角度去阐释。据此可知,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的认识(     
A.传统观点比较正确合理B.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文化多样性的意识D.凝聚了世界各国历史学者的智慧
2022-07-13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一战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二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材料二   19401941年,印度发起“个人公民不服从运动”;1942-1944年,印度发起“退出印度”全印反英运动;1945年,印度爆发848次工人罢工;1946年增至1600次;1946年初,农民运动掀起高潮。

(印度各地爆发反英起义时)英驻印总督和皇家印度军队总司令致函英国内阁请求军事力量援助。新任首相艾德礼直截了当地拒绝说:“以现行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无力实现。”

――整理自刘震宇《试论1939―1947年英国对英属印度的政策兼谈印巴分治》

材料三   (针对185112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的政变)维克多·雨果只是对政变的负责发动人作了一些尖刻的和机智的痛骂。事变本身在他笔下被描绘成了晴天的霹雳。他认为这个事变只是一个人的暴力行为……蒲鲁东呢,他想把政变描述成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是,在他那里关于政变的历史构想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对政变主人公所作的历史的辩护。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美的主张,并分析英、美发表此种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3)材料三中,马克思认为雨果和蒲鲁东在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时分别犯了怎样的错误?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探究历史事件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9 . 纽伦堡审判依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这些起诉和定罪依据
A.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B.有助于还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C.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战败国的严正告诫D.为将“闪电战”列为战争罪提供了依据
2022-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交战国伤亡人数统计。表中数据表明
国别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德国日本
伤亡人数3500万3000万100余万120万990万500万

①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     ②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仅次于中国
③美国因本土远离二战战场使得伤亡相对较少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带来了巨大损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4-09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