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4月,美、英初步达成了1943年在法国北部登陆作战的协议。5月底,苏联向美国提出了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美国答复说完全有把握在1942年向法国进攻。6月初,苏联征得了英国对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允诺。612日,苏英、苏美分别发表了联合公报,宣布“双方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达成充分的谅解”。这样,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以苏英美政府声明的形式确定下来。1942年夏,英军在北非战场失利,英国向美国提出以在非洲登陆代替在法国登陆的作战计划,并征得了美国的同意。725日,英、美制定了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计划”。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已不可能,第二战场问题被搁置起来。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美英确定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战场问题被搁置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1年12月22日,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双方重申“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决定统一两国之间的军事行动,提议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项共同宣言。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C.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2022-07-13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皖豫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法西斯主义以极端________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________,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________,争霸世界。面对________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________寻找出路。
(2)过程
①在亚洲,世界________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________,声称“________是日本的生命线”,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________,最终征服________。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________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________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②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对________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________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________。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________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________。1938年,德国吞并________,并对________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________政策,与德意签订《________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________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2022-06-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前案)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瓜岛(瓜达尔卡纳尔岛)是澳大利亚的门户,邻近日本。日本在中途岛战役失败后,决定继续实施对南太平洋诸岛的进攻,计划先在瓜岛修建航空基地。19428月美军在无意中发现了正在修建中的机场,便决定攻占瓜岛,作为反攻日本的一个起点。194287日上午,美军三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开始炮击瓜岛,并几乎未遇抵抗地登上了瓜岛。从19428月到19431月,日美双方起初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机场的争夺开始,最后发展成为双方的海陆空大战。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这次瓜岛大战是日本陆海军协同作战的第一次大败,也是盟军在南太平洋诸岛登陆作战的首次告捷。

——摘编自《血战太平洋之瓜岛争夺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军发动瓜岛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瓜岛战役对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2022-04-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88日,苏、美、英、法四国代表经过谈判,在伦敦正式缔结了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的协定》(简称《伦敦协定》),并通过了《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根据四大国协商,决定在德国的纽伦堡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审判,起诉书起诉希特物的主要同伙赫尔曼·戈林等24名纳粹政权的主要人物及德国内阁等集团或组织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及共谋罪。在欧洲盟国探讨惩办德国战争罪犯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也开始认真研讨对日处理及战后的对日政策,其中审判日本主要战犯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日本投降书及19451226日关、英、苏莫斯科会议的投权,并征得中国同意,1946119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公布了《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特别通告第一号》,宣布根据盟国惩治战犯的一系列共同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惩办战犯的条款及《日本投降书》,并经盟国投权、发布命令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同日还公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法庭将以破坏和平罪、反人类罪和普通战争罪控告日本战争罪犯。

--宋志勇:《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的背景。
2021-12-29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6 . 中国政府发布布告:“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最近德、意与日本竞扩大其侵略行动……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该布告
A.出自《自卫抗战声明书》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D.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发布的
7 . 论及某一历史性文件的作用,学者评价道:它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一历史性文献发表的背景不包括
①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
②日本占领缅甸、荷属东印度
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④苏美英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5-12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国国际秩序的形成-【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平条约》是依据战胜国的利益对欧洲领土进行重新划分的。但战胜国依据的不是着眼于国际制衡的欧洲传统均势原则,而是不考虑或干脆损坏国际制衡的民族自决原则。巴黎和会上的民族自决权原则是美国从外移植到欧洲大陆上的,将这个高度简单化的原则贯彻于异常错综复杂的东欧,据此划分国际疆界,就必然顾此失彼、矛盾百出。它制造出一些新的民族问题。虽然各新兴国家根据和会要求都签署了保护少数民族条约,实际上,一纸条约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少数民族问题。正是这些少数民族问题,日后成为在欧洲不断引起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万楚蛟、高英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   二战全面爆发前,本来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制止或延缓局部战争发展和升级的条件。世界有关大国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采取集体、果断和有力的措施,是可以把大战推迟或阻止于局部战争阶段的。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却推行了一条纵容侵略、牺牲他人、乞求苟安的绥靖政策,延续了国际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对战局的演变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摘编自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学,分析《巴黎和平条约》依据民族自决原则的主要原因,概述该原则确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战争演变的角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结合中国战场与欧洲战场的相关史实,说明绥靖政策是战争演变的“加速剂”。
2022-12-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三)(12页)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两战探源——山雨欲来:
(1)一战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战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共性原因:①根源都是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推波助澜。
(4)启示:注意协调矛盾;……
2022-08-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避免两线作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重大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国都面临两线作战,苏联却成功地避免了这一问题。二战前,苏联面临希特勒的进攻和日本法西斯的“北进”计划。英法采取绥靖政策,导致苏联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1939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赢得一年多的备战时间。19387月日军进攻张鼓峰,次年5月进攻诺门坎,遭到苏军痛击,日军伤亡惨重。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北进”侵略苏联的最好时机到来了,而苏联却展开外交攻势,于19414月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19421月,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于淑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国避免两线作战的战略与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能成功避免两线作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成功经验。
2022-08-03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世界现代史单元检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