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这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意义。不过,它们也存在着重大差别,这些差别对当今的国际舞台有着重要意义。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德国入侵占了整个欧洲大陆,日本人则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大帝国都是短命的。它们到1945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差不多,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使各交战国不能在1945年之后立即形成全面的和解。

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照。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差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的原因。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但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这两股政治力量是指:
①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及无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③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国联的建立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战争伊始,法国用满足罗马尼亚领土要求的办法把这个东欧小国拉入协约国集团。1914年9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和俄、法驻英大使签署了《不单独媾和宣言》。9月14日,俄国外交大臣又就战后重新瓜分势力范围问题提出了非正式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英、法两国的赞同,但在法国将取得部分莱茵地区的问题上,英国却持否定态度,这就为战后两国的关系投下了阴影。1915年法国就向俄国和比利时提供了多达2.5亿法郎的资金,还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等国进行贷款。1915年3月,俄国公开索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经过一番幕后交易,英、法在俄国同意后,于1916年5月初签订了《赛克斯——皮柯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叙利亚、大部分库尔德斯坦和一部分阿那托利亚都将落入法国手中。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法国开展外交活动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一战期间法国的外交活动。
2018-12-02更新 | 110次组卷 | 7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4年6月,一战爆发。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

———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期间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人创造了光荣的文明,但是与此同时,欧洲人的短视(或称浅见)——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外交活动中的互相鄙视和不妥协、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是酿成欧洲文明灾难的原因之一,由此警示后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进步意识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材料三: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欧洲列强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凡尔赛和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斯宾格勒认为一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他给我们以哪些忠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原因是什么?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结束后,得益于德国的战败,法国在欧洲大陆重新获得了自普法战争失败以来梦寐以求的霸权。法国凭借着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主宰着欧洲大陆——它收复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且拥有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其丰富的煤铁资源极大地加强了法国的实力;它占领了德国的莱茵河左岸地区,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法国通过和比利时、波兰、捷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一方面对德国进行战略包围,一方面对新兴的苏维埃俄国进行“防疫”隔离。在两次大战期间,正是法国建立的这个安全体系,有效地保卫了欧洲的和平。

——摘自《大国地位的终结西欧诸神的毁灭——第二次大战前的大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一战后法国处置德国,建立安全体系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努力建立欧洲安全体系的原因。
7 . 一个西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