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联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设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2022-08-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兰政治思想家格老秀斯(15831645)认为,国家间的交往不应以强力作为基础,而应以各国都接受的国际法为基础,国际法的准则应该是正义和公理。1625年,格老秀斯发表《战争与和平法》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逐步为各国统治者所接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结束国际争端和国际战争的先例。在欧洲确立了常驻代表机关制度。……造就了一个“具有固定领土、中央行政组织和合法使用垄断武力的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18世纪,西方各国都建立起单独的外交机构。1708年,英国通过了《外交优惠法案》,提出了外交官执行公务时不得加以阻碍的条文。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

——摘编自《西方近代外交体制形成》

材料二   国际联盟的出现不仅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更表达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伸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愿望。”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三   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19722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争与和平法》的主要贡献并评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
(3)结合材料三,分析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尽快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重要性。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就明确提出:“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德国和苏联先后于1926年和1934年加入,但美国却始终没有正式加入国联。国际联盟具有两大宗旨:一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维护世界和平。但在这方面,国联表现得软弱无力,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国联成立的主要因素,指出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是如何吸取国联教训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战胜国列强于1919118日召开了历时半年的巴黎和会。在怎样处理战后问题上,战胜国列强各有打算。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提出“十四点原则”,希望凭借美国的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法国的目标是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推行“均势”政策,企图主宰欧洲和维护世界霸权。意大利根据其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东地中海。日本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192011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盟约规定它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机构。这不过是一句空话,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工具。当时参加国联的有44个国家。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最后国联由英法控制。

——摘编自傅孙铭《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及国联成立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国际联盟的作用。
2019-06-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 .
(1)漫画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哪次会议上的争吵?会议最后签订的是什么条约?
(2)根据条约规定,会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叫什么?
(3)漫画中的对话,揭露了三国对于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哪些基本想法与争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联盟盟约》第十六条规定:(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所定之规约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即视为对于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各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二)如遇此情形,行政院应负向关系各政府建议之责,裨联盟各会员国各出陆、海、空之实力组成军队,以维护联盟盟约之实行。(三)又联盟会员国约定当按照本条适用财政上及经济上应采之办法时,彼此互相扶助……

——摘编自《国际条约集(1917~1923年)》

材料二   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之后,国际联盟实行了《盟约》第十六条规定的集体安全的方法。……美国、德国和日本不是国联集体安全体系的成员,而且它们的态度是不同的。……英国和法国的联合力量本来足以击败意大利。然而……在反对意大利……的同时,它们不能漠视曰本咄咄逼人的进攻,也不能忽视莱茵河以东正在进行的侵略准备。最后……它们不能不考虑对苏联的政策。被英国和法国看作是它们的国家利益的东西,与集体安全要求它们采取的行动相矛盾。……同时,它们也不愿意追求它们的国家利益而完全不顾集体安全。这是英法外交政策的致命错误。

——摘编自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国联集体安全制度设计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国联集体安全制度施行中的困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凡尔赛条约中,协约国曾宣布,严厉裁减德国军备的目的是“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根据国联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求把国家的军备减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在裁军领域中赢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在华盛顿会议上,主要海军大国的海军吨位和比例为明确的数字计划所限制。它使国联能够在陆军编制的所有重要问题上运用同样的原则。“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

——摘编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裁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十多年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