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联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意在维护世界永久和平,最终却事与愿违。为了对国际联盟作出客观评价,请根据提示完成如下学习活动。


1. 针对研究主题,谈谈以下资料的史料价值。

① 国际联盟盟约(1920 年)

②《国联调查团报告书》(1932 年,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派团调查后形成)

③《国联愈不可恃》(1932 年,《国闻周报》对国联调查的评论文章)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2014 年,我国当代学者论文)


2. 根据下列材料,对国际联盟的历史价值作出评价。

材料一:国际联盟盟约·序言

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及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议定国际联盟盟约如下……

材料二:国际联盟主要机构

主要机构

主要功能

大会


(由联盟会员国代表组成)


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

行政院


(大会选定 4 个国家为行政院理事)

常设秘书处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报告书的主要观点(据材料概括)

明确九一八事变是日本的阴谋,东北是中国领土。认为满洲对日本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性,中国人抵制日货是中日冲突的主要原因。既不赞同中方要求的恢复 1931 年 9 月以前东北原状,也不赞同日方的维持“满洲国”现状,建议中国东北交由“国际共管”。

材料四:部分国家退出国联时间表

会员国

退会通知(在提出通知两年后生效)

德意志

1933 年 10 月

日本

1933 年 3 月

意大利

1937 年 12 月


2020-06-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结论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古日本)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汉朝时中国和东亚诸国已有官方往来
史料1: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
史料2: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沿丝绸之路传到西方,胡桃、胡椒、棉花等从西方运到东方
史料3: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是高丽乐。
史料4: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

——根据教材及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为维护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联盟会员国约定,无论何时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认为适于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能在外交上圆满解决者,将该问题完全提交仲裁或司法解决。”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二战后影响中国对外关系的外部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冷战阶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是美苏两极对立。另一个是“后冷战”阶段,“一超多强”和多极化发展趋势支配着世界政治。

中国政府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积极、负责任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维护亚洲安全、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更积极地树立这一形象。今天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对捍卫全人类利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所瞩目。

——摘编自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


(1)材料一甲组的结论是否能够直接推导出来?请说明理由。通过乙组史料,你可以推导出中国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具体举措。结合所学,从“国际法应用”的角度,阐述一战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请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022-12-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要战场位于欧洲,但波及到了全世界。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四年间共造成约1000万的人丧生。近日,英国牛津大学发起了一项名为“欧洲数字图书馆”的项目。该项目面向欧洲11个国家公开征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料或实物。应征者将相关史料或物品带到募集中心,再由工作人员进行扫描和收录。如果应征者愿意,他们还可以捐赠资料原件。这次资料收集涉猎的范围很广,私人信件、勋章甚至家庭纪念品等都包括在内。

——2013年11月19日国际在线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不仅使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也使一些政治家考虑建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能够保障和平从而保护列强利益的国际组织。这个组织就是国际联盟。尽管国际联盟并没有能够真正维护和平,但是它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念、促进国际合作并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本职能,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2014年2月6日中国网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两大军事集团进行的战争?其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一中“欧洲数字图书馆”项目所需要运用的核心技术是什么?该项目的建设具有什么积极意义?
(3)材料二中“国际联盟”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国际联盟并没有能够真正维护和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人们对于建立新的国际机制和国际秩序的呼声日趋高涨,1920年,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1937年埃及最后一个加入国联时,加入国联的国家达63个,这只是占当时世界国家总数的30%。由于缺乏作为世界性组织应有的作用,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国联没有权威性,在处理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时就显得软弱无力、只有在“极少见的情况下,也就是会员国中的大国利益不受妨害、或各会员国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似乎用得着国联时”,国联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在它成立的短短20年间,1946年4月18日,出席国联会议的43个会员国一致表决,宣布从次日起国际联盟不复存在。国联尽管失败了,但它为建立一个全球性国际安全机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正是由于它的第一次实践,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指明了国际组织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刘洋《国际联盟的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联进行评价。

2018-12-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强调牺牲、勇气、斗志的价值,社会各个阶层的对立一时间被忘却,在国家统一的象征之下,所有的市民相互合作,这些事情都被美化了。

——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西方一位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比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2)国联盟约的主要成果有哪些?它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国联在美国的命运说明了美国政治的哪些特征?
(3)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一句话概括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严重后果。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年代,苏联认为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分赃条约的直接产物,是世界反革命势力的总司令部,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的帷幕的组成部分。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而巴尔都外交方针的内容之一,是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际联盟以绝对多数票赞成接纳苏联并推举它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国联态度的变化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联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价值。

2018-03-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美国看来,不卷入欧洲纷争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使美国在1812年美英战争后享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免费的安全”(free security),虽然20世纪军事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两大洋作为美国安全屏障的价值大大降低,但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前,多数美国人仍然相信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不用卷入欧洲的事务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当总统试图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让美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时候,通常是国会对总统的政策构成擎肘。从一战时起,国会就成为孤立主义的大本营……多次挫败总统的外交倡议。美国人根深蒂固的反国家主义(anti-s.tatism)观念和自由的传统使联邦政府长期以来比较弱小,限制了联邦政府推行干涉主义政策的能力……自独立以来,美国人就把美洲新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开来,把自己描绘成自由、民主、平等和进步的“新界”纯洁无瑕美国不能卷入欧洲的纷争中,与腐败、堕落的“旧世界”同流合污。这种独特的自我认知支持美国与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相分离。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泞地位的曲折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拒绝领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领袖地位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